|
![]() |
李嘉誠撤離中國市場?可其投資的LED卻剛入場
9月8日晚間彭博社報道,長江基建提議以116億美元的換股形式合并電能實業,香港首富李嘉誠尋求合并其公共事業業務以便進一步擴張。
據悉,李嘉誠再次重組合并后,電能實業將會退市。隨著電能實業這個香港本土注冊公司的消失,87歲的李嘉誠通過去年以來的一系列大規模資產騰挪,最終完成了公司注冊地的全部外遷,而這一舉措也被外界解讀為"李超人撤退"。
長建及電能合并前后的股權變化
其實,此前李嘉誠旗下基金頻頻投資西方國家的初創公司,也遭到一些媒體的質疑,"李超人"為什么只對西方初創公司情有獨鐘?
至于李嘉誠是不是真的撤退無人知曉,但是在其點石成金投資初創企業,成功收獲臉譜(Facebook)和Waze的投資果實之后,大力發展的LED燈泡Nanoleaf卻選在重組前的兩周登陸國內市場,這是為何?Nanoleaf與"李超人"緣分呢?
"李超人"與LED的緣分
說到李嘉誠與LED緣分,那就不得不說 Nanoleaf。
LED燈泡Nanoleaf最初是由來自加拿大華人青年閆思成、被稱之為公司大腦、外號"和尚""喬布斯"的羅丁爾(Tom Rodinger)博士和朱嘉鈞組成的納米格(Nanoleaf)公司研發的。
該公司于2013年透過在線群眾募資平臺Kickstarter,推出第一代"Nanoleaf One"LED節能燈泡,獲得民眾熱烈回響,眾籌到27萬美金。而由于與傳統燈泡截然不同,引起了李嘉誠的極大興趣,并且通過旗下的維港投資(Horizon Ventures)向納米格投入了種子資金。從此李嘉誠就與LED結緣了。
還記得,李嘉誠當時接受媒體采訪時盛贊Nanoleaf的創意,更是親手拼起一個Nanoleaf燈泡,而綠諾也因此在內地迅速躥紅。
對于李嘉誠投資在科技上具有領先地位的西方國家,維港投資人士曾認為,他是希望通過對初創企業的投資活動,將西方的先進科技引入到大陸和香港。
當然對于“李超人”的投資眼光很少被人懷疑,而投資LED也似乎沒什么好懷疑的,綠諾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在繼第一代LED燈泡四年之后,再度推出"Nanoleaf Bloom",并且再次在公眾平臺上募得18萬美金的資金,據悉這已是在短時間超過了當初的預定目標。
而這款Nanoleaf Bloom LED燈泡比之前第一代更智能化,其裝有33顆全周光LED燈,利用既有的一般燈泡開關切換即能控制亮度,不需額外安裝任何硬設備,也不用下載特定app操控。可以透過燈泡內建的微處理器,能辨識用戶切換開關的指令,控制與鎖定希望亮度。
撤退了? Nanoleaf卻剛登陸國內市場
8月11日,百度未來商店發布"NOVA計劃",Nanoleaf就受邀成為"NOVA"成員,成為第一批受益者之一,享受百度未來商店向智能領域合作伙伴全面開放的百度優勢資源。
兩周后(8月25日)下午,綠諾Nanoleaf Bloom智能燈泡在天氣炎熱的北京一個酒吧里發布,并且登陸百度未來商店平臺銷售。
如果真如外界猜測的那樣,李超人選擇撤退,那他投資的LED燈泡Nanoleaf為何在重組前兩周登陸國內呢?
對于撤退的真假,不得而知。但是對于外界關于其"逃離香港"的質疑,李嘉誠曾多次否認是"變相遷冊",也強調不是撤資。其本人在當時的發布會上解釋稱,將公司注冊地搬去開曼群島,并非對香港沒有信心,主要是為了做生意方便。長建的注冊地原本就不在香港,且是電能的母公司。由長建吞并電能其實無可厚非,不應對此作出過度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