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自從安防進入網絡化,各設備商就開始提出了行業解決方案,不過過去幾年,設備商在各展會的展出多以單品為主,只有少數的品牌以解決方案作為展覽主題對外宣傳。不過,今年的深圳安防展則調了個個兒,中小品牌可能因產品線的問題,有部分仍以單品為主要展出主題外,大部分設備商、系統集成商都以行業、解決方案作為主題,如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天地偉業、蘇州科達、宇視等;更有部分企業針對國內外客戶的不同需求,分有國內主題和國外主題展區,用琳瑯滿目的產品組合拳形成了以行業為主題的解決方案展示。各設備商根據自身的產品和技術實力,都在極盡所能地把自己的最佳實力展示出來。
那么明年哪些行業會成為熱門熱點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2014年安防集成商的各行業營收占比:從圖1的調研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平安城市的營收占比高居第一位,達到21%,其市場份額約為位居第二、第三位的智能交通、地產/物業之和。
而今年,我們同樣就各個行業的發展熱度,進行了調研與分析。從圖2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平安城市還是目前推動安防發展的核心動力,但其熱度卻已經下降至第三位,與之相對應的智慧城市雖然還沒有榜上有名,但熱度已在不斷提升。而隨著“互聯網+”的推進,智能建筑/樓宇、智能家居的熱度繼續攀升,兩者的占比達到了26%。
以下是我們針對2016年十大安防行業發展的熱度所做的分析:
智能交通將迎來穩定增長期
隨著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交通面臨的壓力已經讓傳統交通解決方案束手無策,因此智能交通的建設是大勢所趨,近幾年,我國的智能交通產業得到迅猛發展,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0%以上。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及智慧城市相關政策的落實,智能交通行業未來發展空間廣闊,行業發展將迎來持續穩定的增長期。
智能交通解決方案是將先進的電子傳感及ICT技術運用到整個交通體系,有效集成并形成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交通管理系統,從而提高運輸效率、緩解交通堵塞、提高路網通行能力、減少交通事故、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市民生活質量、改善市民出行條件等百利而無一害的利民工程。目前,全國各地都在發展智能交通,但也存在很多問題,如要考慮到交通運輸及管理水平、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城市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等等。
在本屆安博會期間,很多涵蓋了智能交通業務的優秀企業都相聚深圳、集中亮相,如華安視訊、杰拓、大華股份、博康、中威電子、金溢、科達、宇視、天地偉業、英飛拓等,另外很多優秀的安防企業如東方網力也表示未來會進駐到這一塊兒,與各家優秀企業同臺競技。
據a&s調研分析,2015年我國智能交通市場規模約為270億元,并在未來幾年保持20-25%的成長率增長。根據“十二五”對交通行業的規劃政策的扶持,未來10年國內智能交通的投入將達1820億元,從城市長遠發展來看,一線城市的競爭依然相當激烈,而未來二三線城市也將獲得較快的發展,從技術層面趨勢上來看,在現有的監控視頻技術基礎上,物聯網和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將面為未來智能交通發展的核心技術。
平安城市相對成熟但意猶未盡
安全是各個國家的城市普遍面臨的重要問題。一般情況下,城市安全是指城市中大多數人的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以及城市安全相關的事件包括犯罪、交通事故、城市火災、恐怖襲擊、網絡安全等相關的社會安全問題。
現代的城市安全系統應是一個對公安、應急、執法等業務相關的信息和數據進行采集、傳遞和處理的綜合信息和通信系統。從城市安全相關信息處理的各個環節來看,雖說平安城市現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向前推進著,但還是會面臨很多難關,如1、在信息采集方面:現代城市安全系統的信息來源還不夠豐富,數據采集的方式不夠便利,數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還需要進一步提高。2、在信息流通方面:現代的城市安全系統缺乏不同城市安全部門的系統間的信息共享和跨部門的業務協作。3、在信息應用方面:缺乏針對公安價值數據的深入挖掘和對海量數據源的實時檢索能力,需要增強基于數據分析的輔助決策工具的實戰性。
本屆安博會,眾多企業也帶來了琳瑯滿目的平安城市解決方案,如時刻電子推出的“一鍵式”報警解決方案、華為創新ICT系統解決方案,另外還有如英特爾、海康威視、浙江大華、蘇州科達、博康智能、天地偉業、信步科技、東方網力、華北工控、九州創冠、研祥等等都展示了自家的優秀平安城市解決方案,品類之多讓人讓人眼花繚亂。
國內的智慧城市歷經十年的發展目前已相對成熟,基本實現了視頻監控聯網覆蓋,然而隨著監控數量的暴增,很多意料之外的問題也會浮出水面,平安城市建設已不再是單純的視頻監控點位建設,轉而向更全面,更貼近實際應用轉變。隨著國家對于這一塊的重視,更多的資源會相繼涌入,伴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各類相關軟硬件標準程度進一步規范化,未來的平安城市會向著大融合,城市公共安全運營與應急處置的的綜合應用模式轉型。
綠色能源建筑節能前景可期
環境問題已經是我國當前社會發展必須解決的一道難題。上到國家領導人、下到平常百姓家,無不關心環境保護工作。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各類便民工具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占領市場,隨之而來的就是揮之不去的嚴重污染問題,為此,綠色能源應運而生,成為解決當前窘境的一劑良方。
目前環境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環境矛盾凸顯,壓力繼續加大,常見的一些問題包括:1、一些重點流域水污染嚴重,部分區域和城市大氣霧霾現象突出;2、環境污染加劇,重金屬、化學品、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及土壤、地下水污染顯現;3、部分地區生態污染嚴重,生態系統功能退化,生態環境比較脆弱;4、環境問題已成為威脅人體健康、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
本屆安博會,小編逛了幾遍場館發現專門做綠色能源的企業不是特別的多,很多都是細分業務,如羅格朗、景陽科技、臺達等企業都推出了相應的綠色能源解決方案,為行業發展做了一定的表率作用。
從政策、技術、業績增長潛力等諸方面考察,綠色能源在中國發展前景廣闊。其中新能源從生產大國發展為消費大國,如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將為中國汽車產業開辟跳躍式發展之路。工業節能在政策驅動下穩步前進,建筑節能減排潛力巨大,市場可期。
平安校園成高度關注熱點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學校的規模不斷擴大,學生高密度集中,校區開放程度和后勤服務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加上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差,特別容易受到安全傷害。為了震懾校園違法犯罪行為,避免突發性、群體性事件,校園暴力等情況發生。如何對學校安全進行有效的防護成為政府、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
近幾年,各類校園暴力事件頻發,如校園盜竊、兇殺、搶劫、校車安全等事件頻發,造成這些事件的原因很多,一部分是來自于校園內部的矛盾,另一部分則是社會人員混入校園;這兩者主要是針對校園師生人身、財產安全的防范措施,重在維護校園的純凈、純潔。
而隨著各類高校承擔國家科學研究項目的增多、信息安全也提高到了新的高度,那么,高校內的重點場所的信息安全也隨之成為重點防范區域之一,如實驗室等,除了防范科研成果泄露之外,還需重點防范內部人員利用所掌握的資源對校園、社會造成傷害,如有毒性化學品等的防范等。
另外,網絡化時代下,學生掌握資訊的渠道多樣化,其中網絡就是其中重要的渠道之一,由此,學校也需要針對網絡進行輿情監管,杜絕黃、賭、毒有害信息對校園的侵害,保護校園一方凈土。
而隨著教學資源的,尤其是優秀教學資源的日益緊缺,加上新的教學模式的產生,錄音錄像教學系統、遠程教學系統需求也會隨之不斷增多,這也會促進行業對校園解決方案的應用深化研究。
司法/監獄提升防護為主軸
對司法/監獄系統,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應用,首先安全防范。這也是司法/監獄系統的首要任務,近年來,頻發的越獄事件,給社會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對內,囚犯的暴力行為會危害其周圍其他勞改人員的人身安全、監獄設施遭受迫害,嚴重者,作為管教方的管理人員將會受到囚犯的暴力傷害,如2014年9月2號發生的黑龍江延壽縣公安局看守所3名在押犯罪嫌疑人的越獄行為,造成了一名監管民警遇害。
第二則是維護法律的公正性。對以往的司法庭審、監獄管教過程中,偶有發生的刑訊逼供、暴力執法、對嫌疑人的人身/精神傷害等行為,是不符合憲法、法律的規定的,同時,有部分管教人員滋生的腐敗問題也需要杜絕,而這些對一個文明社會來說,都是不允許的。因此,司法庭審系統、監獄安全管理系統,除了監管疑犯、囚犯外,也要對管理方起到監管作用,維護司法系統的公平、公正性。
第三則是對司法/監獄的重點部位或細分應用的建設。最為貼切的就是探視系統,既要滿足囚犯與親屬的溝通,又要體現出安全性、人性化的管理需求;而重點是要對監獄槍支彈藥庫、財務室的監管,促進司法領域管理的科學性。
同時,司法、監獄領域的需求與安防其他行業有很大的不同,必須具備良好的穩定應用性能,其次是具有良好的抗暴力破壞性能,接著就是針對性的行業應用需求,如錄音、錄像系統、暴力行為報警分析等。
智慧園區物聯網平臺成大看點
隨著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深入應用,園區的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迫切需要智慧化建設來實現轉型升級。而政府對智慧城市建設大力推行,為智慧園區的發展插上智能的翅膀,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園區在投資規模上也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智慧園區僅IT信息化領域的投資規模,早在2012年就超過了500億,因此產業園區從數字園區過渡到智慧園區早已成未來發展趨勢,并將帶來巨大的產業機會。
智慧園區即是利用物聯網、云計算、互聯網及感知技術幫助園區實現產業結構和管理模式的轉變。是智慧城市的一個縮影,涉及多種技術、應用于多個領域、服務于多個對象,包括產業發展、園區管理和民生等各個方面,因此迫切需要一個開放性、集約化的應用平臺,能夠使各子系統的海量信息融合共享,便于集中管理,打破了傳統園區面臨的方案同質化嚴重、信息孤島、采集數據無法聯動、集中式管理比較差、設備運行無法實時監控等問題,而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平臺,從更高的公共數據應用、異構網絡的共享、多重數據的融合的層面出發,解決以上的問題。
國內廠商在智慧園區解決方案的力量不容小覷,如中興力維推出的基于開放式平臺架構設計的新一代智能園區系統解決方案,中興通訊推出的基于云計算、物聯網和運營支撐系統承載兩大應用產品包的智慧園區解決方案;軟通動力&華為推出突破傳統園區發展思路,使得園區向全方位的智慧園區轉型的智慧園區解決方案等。
目前雖然我國不少城市已啟動或完成智慧園區的建設,但從整體上來說,還處于初期階段,未來一段時間,中國中西部地區智慧園區建設或將來迎來全新的建設浪潮。在技術層面上,物聯網技術平臺將會更深入的應用到智慧園區建設中,這也是2016年智慧園區的最大看點。
平安金融主動安防是重要方向
金融行業作為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支柱產業,因其獨特的業務性質,會涉及大量現金、有價證券及貴重物品,因此金融行來本身對安全防范要求比較高,隨著“互聯網+”和傳統金融的快速整合及金融業務的不斷拓展,金融行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安全隱患,平安金融必須適應金融業務發展(如理財過程風險可視化監管、小額信貸貸后監管等)同時注重與金融行業發展趨勢(如遠程銀行VTM、人臉識別遠程在線開戶等新應用)緊密結合,平安金融企業必須與時俱進,提供平安金融整體解決方案,來為金融行業安全護航。
目前除了海康威視、大華股份推出針對金融行業推出平安金融解決方案外,TCL、華為、霍尼韋爾等廠商也都相應推出金融行業解決方案。
平安金融是未來各安防企業加大發力的行業,平安金融安防子系統包括入侵報警、出入口控制、語音對講、視頻監控,這四個安防子系統有一個共有特性,即都會關注到“網絡化“智能化”“可視化”,同時這也是現階段金融安防行業發展的特征點。隨著金融行業安防整體理念從事后追蹤變為主動防范,對智能化分析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高清化為智能分析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不斷提高的智能化分析技術有助于金融行業安保工作從以往的被動防御升級到對犯罪行為的主動識別和防范,同時,場景分析、物體分析、人體檢測、人臉檢測等功能的實現成為了可能,并且準確度逐步大幅提高。而軟硬結合的“可視化業務”而行業發展趨勢的最大需求點。另外金融行業一般在全國都有分支機構,對聯網監控有很大的需求,而且迫切需要一套可整合很多子系統的綜合管理系統,可發揮多系統數據共享、報警聯動等安全管理需求。
智能家居“三化”是主要手段
隨著智能家居加速發展,已經有部分企業已經看到這種現象:智能家居產品同質化嚴重、兼容標準不一、智能家居不智能,這些現象似乎已經成為智能家居的現狀,而未來的智能家居會向哪些方面發展了?
平臺化:對于智能家居來說,最大的不足是智能家居標準不一,就目前的智能家居市場而言,能做完智能家居產品鏈的企業屈指可數。而企業為了快速占領市場,不惜建立自己的產品通信標準,以至于用戶為使用智能家居產品,不得不使用多個產品控制端。但部分企業已經看到這種問題,他們通過合作的模式,與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家居企業展開簽訂相關協議,共同打造智能家居生態鏈的平臺。
簡單化:智能家居對于用戶而言,操作并不簡單。很多標著智能家居的設備,操作較為復雜。雖然現在有部分企業提出簡化產品操作的想法,但并未成為現實,而在2016年,智能化的需求將會正式提上智能家居企業日程。
智能化:對于智能家居而言,最重要的是營造一個溫馨的環境。而營造這種環境必須前端收集用戶使用數據,然后通過后臺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出最適合的方案后,再控制前端進行相應的調整,而這種過程被稱為智能化。
連鎖商鋪向商業智能前進
對于連鎖店鋪來說,有一個明顯的跡象便是安全防范系統正在突破傳統的安防理念,現有的連鎖店鋪安防建設,已經突破傳統的安防概念,視頻監控已經成功用于考勤、客流量統計、人臉識別(識別VIP顧客)、交易統計等作用,連鎖店鋪企業已經逐漸開始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店鋪的運營。
商業智能發展歷程非常悠久,在視頻分析加入之后,這個領域獲得了更多支援,從傳統的客流和交易統計快速向更高智能化的分析領域拓展。例如人臉識別能讓零售業判斷客戶年齡及性別;結合用戶在商品前停駐的時間或是任何一條貨物通道中的人流以及貨品被拿起觀看的時間,都能分析出哪一些貨品或擺設才能吸引客戶興趣,以及哪一種年齡層或性別的客戶可能對哪一種商品感興趣。
此外,現代的視頻分析提供的技術跟蹤功能也較以往更加先進,甚至能通過門店內產生的熱能或是店內客人排隊及停留的時間構成消費者地圖,這些信息都通過視頻分析的技術進行分析,極大程度地提高了零售商鋪的效率。
而下步的發展將集中在數據的挖掘,主要是對用戶數據進行統計,了解用戶的性別、年齡、對該店鋪的粘連度、對產品的喜好、購買物品的能力等進行數據挖掘,而這類數據的挖掘,將進一步促進連鎖店鋪轉向精細化發展的道路。
智能建筑綠色、節能、智能化
智能建筑作為實現智慧城市的重要驅動力之一,指通過將建筑物的結構、系統、服務和管理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最優化組合,從而為用戶提供一個高效、舒適、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環境,是集現代科學技術之大成的產物,其技術基礎包含現代建筑技術、現代電腦技術、現代通訊技術和現代控制技術所組成。
而隨著智能建筑的發展,智能建筑將會向以下三個方向發展:
智能化:智慧建筑是一個被有效管控的、具備各方面相關系統的運營環境,作為一個生態系統涵蓋了安全、能源、排污、服務等方面,并在建筑物或園區級別實現優化管理,它與其內部的各個系統(如樓宇自動化系統)協同運作,并有機地組成了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它將關鍵事件信息發給城市指揮中心,并接受來自城市指揮中心的指示。
BIM: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為基礎來建立模型,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的真實信息,具有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和可出圖性五大特點。在智能建筑規劃設計中運用BIM技術,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空間虛擬系統、信息物理系統相結合的手段,將城鄉規劃設計事業向智能化轉型。
綠色建筑:自從國內提出“綠色建筑”的概念后,智能建筑建設基本圍繞“綠色建筑”的概念發展,國內的設計理念是:節約資源、節約能源、回歸自然。而隨著中國綠色建筑政策的不斷出臺、標準體系的不斷完善、綠色建筑實施的不斷深入及國家對綠色建筑財政支持力度的不斷增大,中國綠色建筑在未來幾年將繼續保持迅猛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