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東亞已經成為全球顯示技術的中心,目前中國內地的顯示產業規模扶搖直上,繼日本、韓國以及臺灣地區后,成為顯示行業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中國內地地區的面板生產總量也從2007年全球占比6%發展如今全球占比20%。并且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內地的顯示產業不僅在市場份額有所上升,在技術突破上中國內地的面板企業也是取得了突破。在低溫多晶硅以及AMOLED面板的開發上,相比于韓系以及日系的企業,技術差距正在逐漸的縮小。基于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顯示產業的上下游產業鏈也開始逐漸建立。內地顯示行業的全面發展,雖然相比于領先國家仍有差距,但毫無疑問的是中國內地的面板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局面。
在中國內地顯示行業大發展的同時,全球顯示產業也面臨新的挑戰。傳統液晶面板的規模化生產已經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如何開發新技術的潛力成為顯示企業的關注焦點。伴隨可穿戴設備,大屏商務顯示以及智能汽車等新行業的崛起,市場對于顯示技術有了新的要求。對于中國這個特殊的市場來說,羸弱的面板上游環節限制著很多企業的創新發揮,此外新技術的跟進腳步,很多企業做得也并不是非常的及時。液晶面板會不會很快被淘汰?OLED面板能否快速崛起?未來多種多樣的顯示需求,會如何割裂現有的市場格局?如何在這種局面下讓自己的企業走得更遠,這需要整個顯示行業的智慧。
友達:價值競爭是未來的趨勢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移動產品事業群資深經理陳弘祥闡述了友達最新的經營策略。他指出顯示技術給當今的世界帶來具大的改觀,對比上世紀60年代和如今的街頭照片,可以現在顯示成為塑造世界的新力量。這半個世界的發展,顯示技術的產品主題也從CRT電視進化到了液晶以及OLED技術,未來還有虛擬現實等等新技術在躍躍欲試。科技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如今穿戴設備,4K電視以及物聯網和虛擬現實成、智能汽車成為顯示行業的潛在爆發點。其中尤其以智能汽車的發展最有前景,未來智能汽車將成為一個重要的中繼站,而顯示技術將在這個載體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顯示事業的迅速發展,手機、Pad、曲面電視、手表、汽車、醫療用品等產品層出不窮,過去那種規模化的標準面板生產模式,越來越難以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隨著互聯時代的發展,互聯的需求不斷增長,每個人都是實時在線,這種模式就需要屏幕出現在更多的地方。這是顯示企業的機會,同時也是一個挑戰。新興的車載顯示器,穿戴式裝置、電子競技以及公共訊息顯示都對顯示企業提出了不同的需求。
友達的4K高清面板產品
持續創新建立全新競爭模式,是友達的發展的關鍵。商業模式、思維模式、伙伴關系以及價值鏈的有機融合,是這種模式的關鍵。同時人才和技術的積累,以及獨特的解決方案,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滿足不同的用戶需求,不能依靠過去價格戰的單一模式,如何提供給客戶更好技術,滿足客戶的獨特需求。這是一個技術需要考慮的問題。解決方案、差異化設計,不同的優勢,這些要點的把握,正是友達在新的環境里,找到的顯示發展之路。價值化的競爭是友達的目標。
友達的技術強項是技術的積累,解決方案的提供、差異化設計以及畫質提升方面的優勢。在技術積累的方面,友達可以提供傳感器、可撓式屏幕以及透明顯示器,而解決方案面,屏觸結合的整體方案,以及大屏商務的公共訊息顯示是友達的優勢。差異化設計方面,曲面顯示器、超窄邊框以及異形切割可以滿足未來的需求。畫質方面超高分辨率以及廣色域和超高冬天對比度可以讓畫面顯示更有魅力。這些優勢技術,可以讓友達有信心滿足不同客戶的獨特需求。而目前友達也在積極開發獨特的顯示應用。
比如指紋辨識方面的業務,友達做了一些低端的產品,也有一些高端的產品,供應給警察使用。此外曲面顯示器友達也已經做了很多、并且我們給曲面顯示器配置了超窄邊框。在觸摸筆的方面,友達對高、中、低階的筆都有所琢磨,甚至可以模擬出中國寫毛筆的應用,一個解決方案可以同時應對不同的應用。這就是友達的思路。異形切割方面,友達也是可以切出不同的儀表盤形狀。這種“客制化”的生產方式,是友達重要的轉變。
此外我們也非常注意成本的問題。比如說超窄邊框,手機很多都是窄邊框,現在不止是手機,包括筆記本都可以做到超窄邊框,友達是在沒有增加成本的情況下達到的。而異型切割,多邊形、流線型、圓形切割友達也在持續的開發。友達在滿足不同的需求的同時,也注重價格的優化。這是友達和其他顯示企業不同的地方。
友達目前在七大不同方面發力,包含ALCD顯示技術,4K高分辨率,屏觸整合方案、公共訊息顯示,輕薄省電的AMOLED顯示、曲面顯示器以及超薄顯示器。未來這些基礎的研究,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獨特需求。友達力爭從規模化競爭向價值化競爭轉變。在引領創新技術的同時,讓友達可以提供更多的價值。
華星光電:在挑戰中找到發展的大勢
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國內液晶面板廠商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環境,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華星光電成立時間不長,但整體規模巨大,實力雄厚,現已成為諸多國際液晶品牌的面板供貨商,在顯示領域有一定的話語權,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薄連明先生首先指出了中國顯示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那就是整個行業將快速進入供大于求的局面。
根據目前的發展,預計2016年面板產能過剩,無論從數量和面積來講都是過剩,過去依靠尺寸的增長,可以抵消新出現的面板生產線,中國市場需求的尺寸增長一英寸,就可以消化一條8.5代線的產能。但是尺寸的增長不是無限的,未來依靠這個路子難以長時間為繼。此外瘋狂升級面板世代線也不是一個很穩妥的辦法,未來10.5代線的可以切割出的尺寸,8.5線也有可能獲得突破,這樣10.5代線的發展就沒有那么必要了。還有一個值得關心的問題就是,中國的面板企業生產鏈條不完全,很多上游產業鏈都沒有,需要依靠外國的供應商。當中國的面板生產到了一定的規模后,很有可能出現“有車沒油”的局面。
薄連明首先表明順應行業潮流發展,看清發展大勢的重要性,并言明從全球面板局面的大趨勢在中國,預測到2018年中國將完成8.5代以上大世代面板將達到11條,甚至有可能12條,從產能排名上看,第一、第二位在韓國,第三、第四位在臺灣,這樣的發展趨勢,對于顯示企業來說挑戰是很大的。
基于這種局面,華星光電擁有自己的應對辦法:
第一步、就是沒有規模,沒有單獨技術上的優勢,只有靠效率領先來做,要做到單產線產能最大化。華星光電第一條線設計產能月投片量十萬大片,經過挖潛把產能提到了十四萬片,幾乎沒有增加其他的投入,產能提升了40%,單片固定成本攤銷達到了64%,利潤率提升了6.8個百分點,前兩年主要是來自產能的擴大,效率的提高。
第二步、產品領先。產品的差異化規格上要領先,客戶口碑滿意度好,不能出質量問題,返修率要低,產品毛利率要高。
第三步、技術領先,要形成技術流派,至少某一方面代表了技術引領潮流,開拓一些新技術應用,實現專利運營和參與標準制定。
第四步、產業整合形成產業生態。除了自身還有一些上游材料、下游供應鏈等等的整合。
華星光電是深圳市建市以來單筆投資額最大的工業項目
最后薄連明指出面板企業想擁有互聯網思維,強調整合的重要性,不僅要橫向整合,而且要縱向整合。與友商、客戶實現共贏,帶動本地化資源整合,加快生態系統的建設如果生態系統不建立起來,真正到了有求無應的時候產業的悲哀就來了。應該聯合,應該向互聯網企業學習,以開放的心態,把自己變成對方生態的一部分,也把對方作為自己的生態組成部分來看。
京東方:創新是改變未來的金鑰匙
國內顯示行業在國家和政策的扶持下有著先天的市場競爭優勢,面板作為顯示器的靈魂所在,顯示品質的根本保證,一直以來非常被業界和用戶所看重。所以國產面板廠商也非常注重對面板技術的不斷積累。作為如今已成長為國際面板供應商的大廠京東方基本可以代表國內面板廠商的發展現狀。京東方副總裁、首席戰略官荊林峰對今后的液晶行業發展作出了自己的看法。
荊林峰也表示顯示是無處不在的。家庭生活的顯示產品隨處可見,未來的辦公上,無論是獨立工作還是開會、介紹都離不開顯示。城市生活中,交通和汽車中也會有越來越多的應用。醫療看病、享受教育也與顯示息息相關。但是為了手機、筆記本、平板、電視以及顯示器五大應用加起來的面積,年復合增長率僅為3%,增長乏力。面板這樣的情況,京東方的辦法是以創新來迎接挑戰。這種創新分為兩種,即迭代式創新,突破式創新。京東方在未來的創新方向即5P1H:高畫質、節能、功能融合的解決方面、時尚、高性價比、健康。
京東方的訂單和產能在業內是非常客觀的
在迭代創新方面京東方積極取得進展,而突破式創新方面,京東方去年成立了兩個新事業部:APP事業部,負責車載、穿戴、工控、醫療等市場;ICD事業部,負責電子白板、拼接、透明、鏡面等市場。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兩個新的事業部有所進展,目前這八個應用市場的前景非常廣闊。
BOE在面對產能增長很快,但需求增長緩慢的時候,更傾向于品牌及產品的價值提升,通過提升產品的性能、提升產品的價值從而提升客戶的滿意度。盡量避免殺雞取卵的價格戰,因為如果無限制的降低成本,最后就會犧牲產品的性能,客戶滿意度將會降低,整個產業利潤都會下降,形成惡性循環,不利于行業發展,也必將影響用戶體驗,這是BOE所不希望看到的,也是整個業界不愿看到的。
樂金顯示:OLED面板是未來核心業務
LG一直以來都是業內頂級的一線大廠,旗下擁有業界綜合實力超群的LG-DISPLAY液晶面板廠,是少數幾家有實力與JDI平分秋色的技術流廠商,其出產的高品質面板大多被各個液晶品牌用到中高端機型當中,甚至在宣傳階段都以采用了LG的面板為榮,可見其在業界的認可度之高。
李廷漢開門見山直接表態,從顯像管時代發展到液晶時代,LCD經過了20年的發展,帶來了整個電視市場15倍的增長,但現在顯示市場卻一直停滯不前,因此如今是需要顯示行業發展動力的時候了。那么我們所看到的新的發展動力是革命性的顯示材料OLED,LG已經把OLED設定為未來的增長動力。
LG作出這一重大戰略調整并不是輕易決定的,而是在把握行業發展動向和感知用戶需求上謹慎大膽做出的重要決定。LG在中國、美國、德國等三個國家所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重視畫質,消費者重視色彩和對比度,重視厚度和重量,OLED是正好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數據顯示,比起認知度和喜歡程度,購買需求更高。畫質的實質方面,OLED受到了好評。
OLED具備諸多顯示優勢全面壓制LCD
LCD的畫質和性能都不斷的發展,但還是無法擺脫需要背光源的現實,OLED在所有的闡述上都超過了LCD的技術水平,成為實現透明、柔性、可見性的良好技術載體。OLED是未來最大的顯示趨勢。OLED的優點可以概括為五大優勢:
純黑的表現,OLED的每一個像素都主動發光,不會出現漏光,這樣可以實現真正的純凈黑色。
畫面顯示干凈利索,不會發生拖尾現象,畫面更加的清晰自然。
OLED面板不需要背光,可以實現超輕薄的設計。
OLED面板可以實現自由的形態,滿足不同的應用需求。
OLED面板的色彩可視角和對比度可視角為60度,色彩比LCD多出5倍,對比度也比LCD好1000多倍
夏普:精細觸控的研究與發展
夏普一直液晶技術發展的零頭企業之一,這次夏普則是繼續基于液晶技術,給用戶帶來最新的獨特應用。這就是夏普研發的觸控筆產品。液晶面板現在所用的靜電電容式的觸摸屏,存在著兩大制約因素。首先是尺寸有限制,100英寸的屏幕很難使用電容觸控;大家都用手機或是平板,一般都是用手指頭來進行觸控,都是點觸而已,并沒有進行創造性的工作,要想進行創造的話需要有一種筆式的觸摸方式。這就是夏普觸控筆誕生的原因。
傳統的液晶顯示器可能不適合繪畫作為載體,但是夏普這項最新技術的電容式觸控面板卻可以打破這個傳統的印象。它可以比以往任何時候提供更接近傳統筆和紙的體驗,即使是在70寸這樣的大屏幕上也非常容易。
通常來說,屏幕變大后屏幕的噪點就會導致靈敏度降低,而夏普這項技術能夠抑制屏幕上的噪點,使多個觸摸傳感器在同一時間進行反應。同時,可以通過使用有源筆的方式來實現更多的功能,有源筆信號會更加的精細,加上壓力傳感器,通過按紐來改變顏色,還有擦拭的功能,即便是兩毫米以下也會反應。夏普表示在超過100英寸的靜電電容觸摸屏也可以使用此項技術。即便是大屏也可以用很細的筆來書寫,采用有源筆能夠實現的功能更多,這是新的用戶界面。利用這種技術,甚至可以模仿毛筆的筆記。
夏普觸控技術毛筆效果展示
在屏幕技術已經相對成熟的今天,更大尺寸更靈敏的觸控面板可以繼續創新,應用到教育和商業化中,比如數字白板等。而小尺寸的版本則已經成為了對靈敏度要求更高的移動設備必須的組成部分。相信夏普此次提出的的解決方案能夠在未來應用到更多的顯示領域。對于創造性的工作來說,夏普的精細觸控技術將有獨特的用戶之地。
我們知道夏普的大屏業務面臨危機,但是在精細化操控上的技術積累,夏普還是有著一定的優勢。未來OLED面板的觸控也需要這樣的技術,因此善于利用這門技術,給用滿足很多不同的應用需求。夏普對于面板的追求,也從單純的畫質逐漸轉向應用的層面。
JDI:致力提供更優高分移動面板
JDI致力于移動屏幕的業務,從建立發展到現在,一直是引領高分辨率移動屏幕的發展,其也是蘋果的主要屏幕供應商之一,并且是中國很多主流品牌手機屏幕的供應商。
高分辨率技術
JDI成立于2011年11月15日。由株式會社產業革新機構、索尼、日立和東芝合資,致力于小尺寸顯示屏的生產和研發。公司主要以移動方面為主的業務,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為主,此外還包括一小部分醫療工業領域。JDI公司2012年推出了全高清量產的產品,成功打造LTPS低溫多晶硅TFT,5英寸的屏幕可以實現全高清的分辨率,達到443PPI精細程度。2014年量產產品5.5英寸的2560×1440分辨率,精細程度達到了538PPI,這都是已經實現量產的產品。而且這個趨勢今后還會持續下去。
低能耗技術
局部調光技術,不是對背光進行全面控制,而是經過更加細微的調控,通過這種做法能夠讓每一個像素得到控制。降低功耗的第二個工作,如何通過線路來實現。正常情況下,60赫茲,一秒有60幀圖像,通過降低頻率起到改善功耗的作用。此外JDI實現LTPS TFT面板40%開口率的效果對像素的配比從RGB3色改成4色的像素,這樣的改革也成功的降低面板的整體能耗
JDI的客戶基本都是業界頂級品牌,所提出的需求(客戶要求)基本都非常苛刻,最突出的是需求是更高分辨率。需求產品每年的分辨率都在提升,主要突破點在于低溫多晶硅,JDI致力于不斷開發出更優質的高分辨率面板,并且在此基礎上降低能耗,實現超窄邊框等優勢設計。
JDI的小尺寸顯示屏備受巨頭追捧
JDI作為顯示業界的后起之秀,在一眾巨頭控制市場的長期局面下,硬是憑借先進的技術和過硬的品質迅速獲得一線品牌的青睞,訂單量短時間內得到猛增。瀧本昭雄的發言在展示公司實力的同時也表明了未來行業布局發展的雄心壯志。
東亞成為世界顯示中心,中國內地有成為顯示行業的重要陣地,這次聚集在北京的高峰論壇,可以說聚集了顯示行業的“大半江山”。從上游的液晶材料,一直到最終端的產品,各種廠商的高層匯聚一堂,共同來分享目前顯示行業的最新進展,包括經營策略、技術發展、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