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韓國釜山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非常先進的光閥(light shutter),其能夠在不到1毫秒的時間內,完成在透明和不透明的狀態間的快速切換。簡而言之,這項技術為透視顯示屏鋪平了道路。目前大多數透明顯示器都依賴于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s),這類顯示器可以在關閉的時候達到完全透明的效果,但是在點亮屏幕后又會影響圖像質量。
透明OLED顯示器由透明部分和發光元件組成,但由于透明部分屬于“始終敞開”的狀態,所以這類顯示屏非常難以直視。作為補救手段,我們可以阻擋部分光線,原理等同于微觀的百葉窗。
遺憾的是,截至目前,這種基于光散射或吸收的結構,要么不完全透明,要么就無法顯示純正的黑色。與此同時,它們也是耗電大戶,因為透明狀態需要電力去維持,且切換費時。
好消息是,Tae-Hoon Yoon教授所帶領的團隊,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消除了上述問題的新式光閥(shutter)。他們的方法是將光散和吸收裝置二合一,并且用到了包含分色染料的液晶單元。
上圖紅線演示的是光線的走向,在經過了高分子聚合物網絡的首次散色之后,再由被電極所包圍的染料所吸收。
當電流被施加到電極上時,染料分子會與入射光對準,并使之變得完全不透明。而當電源關閉之后,分子又會與電極垂直對齊,使得屏幕可以保持在透明狀態。
由于可以通過電場被激活,因此其可以在開/閉狀態下迅速切換,時間不到1毫秒。與此同時,這種顯示裝置的功耗也非常低,因為只有在變得不透明的時候才費電。
接下來,Yoon與他的同事們將把更多精力放在開發“雙穩態”版本的光閥上,這種裝置將只會在透明/不透明狀態下切換的時候才耗電。
有關這項研究的論文,已經發表在科學期刊《AIP Advance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