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平板顯示器具有完全平面化、輕、薄、省電等特點,符合未來圖像顯示器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主要的平板顯示器包括: PDP (Plasma displaypanel)、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LED(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s)、FED( Field emission displays)、OLED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s )等。以下僅介紹幾種常用的平板顯示技術。
LCD顯示技術
液晶(Liquid Crystal)是一種介于固態和液態之間的物質,是具有規則性分子排列的有機化合物。液晶顯示器被稱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基于液晶電光效應的顯示器件,它包括段顯示方式的字符段顯示器件;矩陣顯示方式的字符、圖形、圖像顯示器件;矩陣顯示方式的大屏幕液晶投影電視液晶屏等。液晶顯示器的原理是利用液晶的物理特性,在通電時導通,使液晶排列變得有秩序,從而使光線容易通過;不通電時,排列則變得混亂,而阻止光線通過。LCD就是利用此原理來制成的。
目前,LCD顯示器以其不斷下降的價格和不斷提高的圖像質量已作為平板顯示器件的代表填補了CRT顯示器件推出的市場,而獲得了大量的應用。
PDP顯示技術
PDP(Plasma Display Panel)是等離子體顯示器,是繼LCD后發展的等離子平面屏幕技術的新一代顯示器,是利用氣體放電原理實現的一種發光型平板顯示技術。
PDP是一種利用氣體放電激發熒光粉發光的顯示裝置,其發光過程由氣體的電離放電和熒光粉發光兩部分組成(類似于日光燈的發光原理)。
等離子屏幕中的每個像素由3個玻璃氣室組成,分別涂有紅色、綠色和藍色熒光粉。通過電極導線在驅動電路的控制下對每個氣室放電,氣室中的惰性氣體中放電導致離子體發射出紫外線,紫外線再激發熒光粉發光,這就達到了等離子成像。由于是通過高溫放電來達到成像,所以每個氣室像素必須有一定間距,這也就是PDP的分辨率無法做得很高的原因。
PDP是自發光,環保無輻射,顯示亮度高、非常均勻、對比度高,圖像清晰、色彩鮮艷、無畸變,視角寬,響應速度快,適合惡劣環境下工作。但只能大屏、不能小屏冪,功耗大,制造成本偏高,壽命比LCD短。
LED顯示技術
目前,led顯示屏產品種類主要有:條屏、圖文單色屏、雙基色與全彩色電子點陣顯示屏及LED電子數碼顯示屏等。led大屏幕幕顯示器應用非常廣泛,在車站,碼頭,商店都能見到各種類型的這種顯示裝置。它不僅有單色的,還有彩色的;不僅能顯示文字,還能顯示圖形、圖像,并能產生各種動畫效果。顯然,它是廣告宣傳、新聞傳播的有力工具,其應用已越來越普遍。
LED點陣顯示屏的主要原理是,將要顯示的圖文信息首先進行數字化處理,使圖文信息轉換成相應的數字化視頻信號,經過數字通信系統將數字視頻信號傳輸到led顯示屏顯示緩存中,由顯示單元控制電路讀取相應的顯示信息進行顯示。
由于LED點陣顯示屏具有美觀的畫面、靈活的內容更換、較低的功耗、較長的壽命等優點,因而被廣泛運用在商場、街道、廣場、車站和機場等人群密集或流動量大的場合,可及時地傳播信息和播放電視,尤其用來播放廣告、產品介紹等。
OLED顯示技術
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是一種利用有機半導體材料和發光材料,在電流驅動下發光的新型顯示技術,即是基于有機材料的一種電流型半導體發光器件。它去除了LCD生產中復雜的電池及液晶顯示模塊工藝,同時也無需背光源及濾波器。顯然,生產過程相對簡單,因此OLED比LCD更具有成本優勢。
OLED 克服了第一代顯示器CRT體積大、笨重、功耗大和不便于攜帶的缺點,也克服了LCD視角小、響應速度慢、在低溫下不能使用,且自身不能發光的不足。 OLED的最大突破在于材料的機械韌性和低溫制程,它可在任何輕薄的基板,如塑膠基板上應用。長遠而言,OLED可發展成為新式可彎曲的柔性的顯示器。并且,OLED是放射性器件結構,可獲得比傳導性結構LCD更好的視覺效果,因而有著非常誘人的應用前景,已被公認是可以取代LCD的產品,因而使其成為顯示器行業的后起之秀。
OLED按發光材料或分子結構可分為如下三類。
小分子OLED:在小分子OLED中,發光體是離散的分子。八羥基喹啉鋁(Alq3)是常用的發光材料,Alq3可發出波長范圍從450nm至700nm的寬帶綠光輻射,峰值波長位于550nm。如果在Alq3中加入摻雜劑或用其他原子(如鈹)取代鋁,就可得到不同顏色的光輻射。
聚合物OLED(高分子OLED,簡稱PLED):這類有機發光材料是共軛聚合物,也稱高分子型。與小分子不同,聚合物發光材料的成膜可用溶液方法進行處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旋涂法和噴黑打印方法。
鑭系有機金屬OLED(稀土OLED):鑭系金屬有機化合物是介于小分子和聚合物發光材料之間的,它屬于稀土類發光材料。由這類材料構成的器件也稱為稀土 OLED。在稀土OLED中,發光分子由一個金屬核心和外圍的有機殼層組成。其發光機制與前兩類OLED不同,加電之后,首先在外圍有機殼層中形成激發態,然后將其能量傳遞給金屬核心,金屬核心去激時,輻射出顏色比較純正的光。稀土OLED重要特點之一是,單重態和三重態都產生光輻射,其量子效率在理論上可達100%。因此,它的PL和EL效率都很高,EL功率效率的理論值為120lm/W。
OLED有以下9個優點:
(1)不存在聚焦。失真小,清晰度、色純全屏一致。
(2)不受磁場影響。無閃爍,材料綠色環保。
(3)視角寬。OLED是自己發光,幾乎沒有可視角度的問題;亮度高。LED和LCD需用玻璃會吸收一部分光線,OLED不使用玻璃不損失光。
(4)響應速度快。比 LCD 響應速度快 1000 倍,顯示運動畫面不會出現拖影。
(5)工作電壓低、功耗低,發光效率高。驅動電壓僅為3V~5V,發光效率比LCD高。
(6)面板超薄,超輕,可做能彎曲的柔性顯示器。因它能在不同材質基板上制造,其基板厚度可小于1mm,加上驅動IC及保護層,厚度也小于2mm,僅為LCD的10%~20%。
(7)生產成本低。其平均成本不到LCD的一半。
(8)高低溫特性好。溫度范圍寬(-40℃~+85℃),且還耐溫差。尤其低溫特性好,零下40℃時仍能正常顯示,而LCD則根本無法做到。
(9)耐震,適于震動環境使用。它是全固態器件,無真空、液態物質,不怕摔,適于震動環境使用,因而抗震性能非常好。
OLED似乎是一項完美無缺的技術,適合各類的顯示器,但它目前還存在以下7個需要解決的缺陷問題:
(1)器件溫度升高。因器件在工作過程中除發光外,還有一部分電能轉化為熱量,從而使分子振動加劇,器件發熱溫度升高,這將導致薄膜結晶、界面變化等。
(2)氧化。器件包封不夠嚴密(或在使用過程中泄露空氣),即使有微量空氣滲入,在內部高電場作用下,氧分子將引起光氧化降解反應,破壞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共軛特性,使發光效率降低,導致器件退化。
(3)水。在高電場下,微量的水分都可能會導致電化學等反應,使器件界面遭到破壞;水氧的存在還可能造成電極被腐蝕,導致電子注入效率下降;氧化產生的離子可能注入器件發光區,造成猝滅中心,進而影響器件的發光效率。
(4)雜質。雜質可能成為載流子捕獲和生熱中心,引起內部電場的局部畸變,雜質產生的無輻射中心,是器件老化的重要原因,所以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提純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據報道,每 400個苯基乙烯基單元中含一個羰基就會使器件的發光猝滅一半。
(5)EL器件的光輻射。因為發光層發出的光可能破壞材料分子的化學鍵。此外,有機薄膜的厚度、均勻性等都可能影響到器件的穩定性。
(6)色度問題。OLED的大部分發光材料色彩純度不夠,不容易顯示出鮮艷、濃郁的色彩,尤其是紅色的色度性能尤為不良。
(7)大尺寸問題。因為尺寸變大后會出現如驅動形式、掃描方式下材料的壽命、顯示屏發光均一化等問題。目前大屏幕顯示器成品率低,因而制造大屏幕顯示器的成本偏高,還不能實現大尺寸屏幕的量產,因而目前只適用于小尺寸便攜類的數碼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