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加強戶外LED屏管理 戶外LED傳媒市場恐受限
編輯:清風 [ 2014-1-17 14:36:47 ] 文章來源:LED大屏網
LED顯示屏
 |
|
近期,因人們對LED屏光污染的投訴不斷增多,多地城管、環保等有關部門開始對公共場所LED顯示屏實施規范化管理,而這無疑使得當前不少LED顯示屏企業大力布局戶外LED傳媒業務的門檻大幅度提升。
2013年12月30日下午,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了市政規章《廣州市戶外廣告和招牌設置管理辦法(修訂稿草案)》(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規定了LED戶外電子顯示屏的具體設置,并禁止全城晚上22時30分至次日7時30分開啟戶外LED廣告屏,且LED戶外廣告屏的照明照度、亮度及色彩要求還應符合《辦法》的規范要求,以避免形成光污染。
在此次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市城管委景觀處處長李志剛表示,近年來廣州市共清拆違法戶外廣告和招牌6.8萬塊,約87.2萬平方米。
而在2014年1月6日,沈陽市環保局局長李超在沈陽兩會“局長熱線”上接聽市民投訴戶外LED廣告屏光污染后表示,市規劃局、市城建局以及市環保局等將聯合起草文件,要求對LED顯示屏照度、聲音等提出相關限制標準,并下發給當地廣告公司。
此外,上海、廈門和成都等城市亦開始逐漸加大對違法LED戶外媒體整治的力度。這意味著,一、二線城市戶外大屏優質的安裝點位資源將愈發稀缺,且戶外大屏廣告位審批將會變得更加嚴格。
而這對于當前不少寄望于大力布局戶外LED顯示屏廣告傳媒業務以擺脫LED顯示屏行業盈利瓶頸的制造廠商而言,無疑是一個不好的兆頭。
近兩年來,包括聯建光電(300269.SZ)在內的多家LED顯示屏企業正逐步加大對戶外LED顯示屏廣告傳媒市場的拓展力度,聯建光電更是在2013年12月下旬宣布擬斥資8.6億元并購戶外廣告企業分時傳媒,豪賭戶外LED廣告傳媒業務。
作為新興廣告媒介,短期內戶外廣告確實可以給顯示屏企業帶來廣闊的潛在市場,但從當下整體情況來看,未來的形勢卻并不容樂觀。
“國內戶外廣告自身承載量其實是比較有限的,從營業額來講,戶外廣告能維持300億元左右的市場規模就不錯了,戶外廣告其實還不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整體發揮空間比較有限。”中國廣告協會戶外廣告分會秘書長王煥章坦言,LED顯示屏行業要想通過戶外廣告達到振興并不容易。
據了解,當前國內LED戶外顯示屏廣告市場主要由鳳凰都市傳媒、郁金香和香榭麗三家瓜分,三家傳媒公司已占據了全國7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僅剩下26.9%的市場留給聯建光電等同行。
鳳凰都市傳媒總裁劉作庚甚至直言,LED媒體行業的利潤從早年的高位已經被“稀釋”到相當低的水平,即便是戶外廣告業發達的上海,雖然有主營LED顯示屏的企業進入戶外廣告公司前三甲,但其營收仍難及前兩名。“與機場、地鐵車站等載體相比,LED顯示屏的吸金能力尚難望其項背。”
現如今,隨著廣州、上海、沈陽以及成都等多個城市相關部門對戶外LED顯示屏規范和整治力度地逐步加強,今后顯示屏廠商對戶外LED顯示屏廣告傳媒市場的拓展恐將受到一定限制,而至于此種向廣告傳媒產業鏈下游延伸的模式能否讓其擺脫盈利牢籠,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LED大屏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LED顯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