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華映科技今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旗下的深圳華映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將作價3.345億元,約定公司將持有的深圳華顯75%股權轉讓給華星光電,華映百慕達和華映納閩將其各自持有的深圳華顯合計 25%股權轉讓給香港華星。華星光電方面最終以受讓經營權的方式快速切入了中小屏和顯示模組領域。
作為TCL目前成長性最高也是業績趨勢最明顯的業務板塊,市場對華星光電擴產的傳聞由來已久。市場早就傳言華星光電正在大本營深圳尋求擴產,以求跟上顯示屏行業的高景氣度。但公司一直對此表示謹慎,并在前期機構調研中明確表示,華星光電今年無新增產能。
投行人士透露,華星光電內部對是否擴、如何擴的問題已經籌劃已久,有傳言稱華星光電一度曾欲在深圳或一中部城市新建生產線,但該人士認為京東方近期的巨額增發引發了市場的強烈反應,且新建生產線成本巨大,良品率爬坡慢,最終華星光電選擇了受讓生產線經營權這種相對溫和的方式。
該人士透露,標的企業就在華星光電廠房對面,目前主要生產電視機的模組和其他顯示業務。收購完成后,華星光電不排除將調整其業務格局,將一部分產能轉移到火爆的中小屏及模組業務。
中小屏領域一直是華映科技的強項,而華星光電對中小屏市場的渴求源自于相關業務的快速成長。根據TCL公布的產銷量數據,今年二季度公司的智能手機業務出現拐點,國產智能機今年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將給TCL前期低迷的手機業務帶來市場機遇。由于TCL素有全產業鏈經營的傳統,華星光電僅有的一條8.5代線也無法支撐其產能需求,擴產便成了公司的當務之急。
分析人士認為,華星光電此舉較為穩妥,因為華映方面的大股東為臺灣中華映管,華星光電的多位技術高管也來自臺灣地區,華星光電入局后業務切換將會比較快。
受益于中小屏行業高景氣度,華映科技2013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3.48億元,同比增加97.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7億元,同比增長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