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如果一艘船不知道駛往哪個港口,那么任何方向吹來的風都是逆風。
1970一代中國人成長在一個緊張而劇烈變動的時代。這些創業者置身于一個橫空出世的信息產業之中。沒有自然資源、權貴關系可以憑借,也無需與政府進行任何博弈。從一開始,他們就把陳腐而霸道的國企集團逐出競爭圈。因此,這是天生的全球化的一代,是在陽光下創業的一代。
2011年春,廈門格外寒冷。歷經無比艱難的技術攻關,長期高壓工作,視誠科技終于初具雛形。許多年輕人加入視誠團隊,說披荊斬棘也不為過。業務時好時壞,好在產品質量優異,RGBlink的口碑積累地很快。
一次,一位做租賃市場的客戶受邀體驗產品。客戶電話說下午過來,直到晚上9點才到公司。Ben耐著性子寒暄,泡茶招待,好不容易聊到產品上——沒想到幾款新產品都讓客戶眼前一亮。了解詳細需求后,Ben為客戶畫出解決方案,訂單也順理成章的簽下來。送別客戶的夜路很長,影子很多,世界很美好。這個多年前的小故事一直在LED圈子流傳,故事的結尾是,9年前的訂單里有一臺618處理器,客戶至今在用。
客戶購買RGBlink的產品,用于解決工作難題,說成謀生也不為過。不難想象,客戶每天的工作都是在使用RGBlink的產品中度過。幾年下來,產品設備成了老伙計,生意之外也就有了意想不到的情誼。
02
這世界上最昂貴、最脆弱的東西是客戶的信任。
商業環境從來都是殘酷的。不管現實是海闊天空,還是千瘡百孔,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自己要面對的宇宙。Ben時常問自己一個問題:現實給理想時間有多少?
大多數老板是天生的的工作狂,此中的驅動力來自于興趣,Ben對LED顯示技術的應用推廣擁有與生俱來的熱情。并且,他信仰服務能夠成就RGBlink的品牌。做到這一點不容易,需要在面對客戶之前就不動聲色解決千百個問題。
無奈在于,上半身理想,下半身現實。市場上的產品更新換代的頻率一年快過一年,顯示行業的所有企業都被一個問題難倒了:如何讓一款產品滿足不同客戶日益細分的需求?
一位屏廠大牛曾說:“需要極強的創新力才能有效解決它。”Ben則認為,創新對企業很重要,但取決于企業自身的根基和戰略是否能夠承載得起,而讓RGBlink發展的決定因素一定是執行力。對于一家企業來說,自上而下的執行力就形成了資源整合能力和系統集成能力。適逢RGBlink開發第二代顯示處理器平臺,于是產品團隊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點——如何讓迭代產品對客戶更有效更有價值?答案是模塊化設計。
某種程度上,RGBlink做了一件簡單的事情,就是把原本該有的標準回歸給用戶。大部分用戶習慣了一種糟糕的、沒有選擇余地的產品體驗。例如當模塊化設計出現之前,客戶最常配置全價格低是的選擇。而RGBlink在全線產品推出模塊化設計后,任何一款產品變得更像一個功能化的平臺,使用范圍、維護成本已經不能用簡單的多或少來衡量。在這個行業里,可怕的永遠不是價格競爭,而是所有人認為這是正常的。真正讓視誠人感到榮耀的事情,是RGBlink的處理器成為客戶認知和與時俱進的工具。守住了做好產品的底線,慢慢就與眾不同了。
RGBlink的產品理念,就如同整個公司散發出的氣質:解決問題、易使用、含蓄、誠實、經久不衰。當然,這并不一定是好產品的唯一法則,很多人喜歡用銷售額來定義一款產品的成功,但注意力也是有價值分野的。RGBlink關切用戶價值遠遠超過商業規模,技術不觸碰盈利的底線自成立起就寫在這個品牌的DNA上。
03
在LED顯示行業,大浪淘沙,少有的國內企業不僅在中國市場獲得巨大成功,很多已經遠征海外,與國際巨頭分庭抗禮。
如同思想史上呈現的景象一樣,東方國家的知識分子和企業家們一直以來面臨這樣的拷問:如何從西方獲得新文明的火種,又如何在發展中掙脫“西方文明中心論”的禁錮。國內幾乎每一家LED產業鏈上的企業都是西方的克隆版,但是幾乎所有成功的企業都在日后找到了不同于原版的文化和管理模式。
每個人都渴望與高績效者合作。在過去十年間,RGBlink 團隊采用一種協作協作、有機的工作方式,以及他們所專注的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都在不斷適應商業變化和客戶需求。奇妙的事情在于,集體就像不斷成長和變化的有機體,沒有僵化的結構,也沒有受制于既定的目標、人員和預算。
很早的時候,視誠高管認識到必須非常嚴格地保持人才密度。招聘者甚至沒有對員工的長期職業發展給出任何承諾——這反而并沒有對團隊吸引頂尖人才方面受到任何阻礙。因為這個團隊中的成員都明白一件事:和承諾有明確的晉升之路相比,更重要的是能有機會和出色的人一起工作和成長。Ben做到了一件事,就是讓團隊相信他倡導的主義——成年人最渴望的獎勵,就是成功。
一個來自臺灣的客戶曾經在合作中這樣評價在RGBlink感受到的文化氛圍:自上而下的嚴謹,解決問題的思維,以及出色的執行力。當態度+思維+執行是視誠團隊的普遍精神面貌,這個氛圍本身就是一筆財富。很多人想知道它是怎么得來的?答案竟然是標準化。問題出現時,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做能夠避免、改善,而不需要擔心為犯錯負責。最好的游戲規則是什么?歸咎于流程,而不是歸咎于人。久而久之,他們敢于放手去拼,他們用錯誤換來最完美的工作方法,他們贏得了最好的文化。
04
每個人,都是一條河流。每條河都有自己的方向,各憑態度乘風破浪。
人們很容易去定義所謂成功的人生,不過很難做到認真地活。大多數人選擇政治正確,憋著一股勁往一個方向跑,少有例外。2019年初,歐洲PLS展會和美國NAB展會前后腳舉辦。員工只好硬著頭皮安排Ben兩個都參加,于是Ben在法蘭克福結束后,拖著一個壞掉的行李箱飛回廈門,帶上產品后再趕往拉斯維加斯。最好笑的事情是,時差、疲憊和壓力讓這個中年人對現實產生了懷疑——Ben覺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別人,把身邊所有人都對得起了,就是沒有對得起自己內心。
展會上,Ben一如既往地推介產品。和每個客戶熟絡談笑,偶爾遇到個把欣賞自己的,也不吝講出真知灼見。時間是燃燒自我的火,所以生活更需要一點自我得意,才能打敗庸俗的日常。
Ben內心的主義,是用志趣打敗時間,贏得時間。
05
在一次聊天中,Ben 講述了他的主義,有產品也有戰略——
對產品的克制,對人性的敬畏,以及對價值的推崇,這些都決定了RGBlink與許多競爭對手不在一個賽道。
10年是一個品牌力升級的關鍵時期,RGBlink此階段的發展著力點在于:
1、如何從行業的領導者,成為行業乃至社會獨一無二的公眾角色?
2、如何建立堅不可摧的壁壘,將窮追不舍、跨界而來的敵人拋于身后?
3、如何將現有用戶轉化成粉絲,將粉絲轉化成信徒,如何在代代更迭的用戶中構建無可替代的號召力?
與未來相比,RGBlink還是孩子;但相對2009年的創業開端,遍布全球的業務鏈儼然已經是個銷售閉環。另一方面,一個10歲孩童的純真和好奇,每個人都有過。
他站在一個制高點,腳下是大江大河,他的眼睛很大很大:
裝得下高山,
裝得下大海,
裝得下藍天,
裝得下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