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鏈”可以說是最近制造業最火的概念了,早期應用的主要形式是數字貨幣,現在這種概念和技術正在滲入更多創新領域,甚至很多人認為“區塊鏈”是中國制造業產業升級的鑰匙。
眾所周知,德國在2013年將工業4.0確定為十大未來項目之一,但如今,工業4.0的進程似乎依舊停留在初始階段。畢竟到目前為止,工業4.0還是一種未來愿景,我們對此做得更多的還是想象罷了。但這并不意味著工業4.0遙不可期。
基于當今互聯網發展模式我們不難發現,作為數據獲取與流通的底層技術,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都得到了初步發展。與此同時,90%中小企業面臨著創新動力不足、人才流失嚴重、技術壁壘難以攻破的難題,他們甚至認為自己不需要踏上制造業智能化這輛車。
大企業產能過剩,小企業動力不足。盡管我們的技術發展速度夠快,我們所期待的共事、共識、共治的互聯網治理,我們所追求的可信、共享、安全的數字經濟,始終未能實現。這也是為何工業4.0在技術上觸手可及,在現狀上卻遙不可期。
區塊鏈會是工業4.0的終極解藥嗎
公開、透明、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技術的特點。具有如此特點的區塊鏈技術對工業4.0而言又有什么意義呢?
前面提到過,制造業生產要想實現智能化與定制化,除了掌握過硬的自動化智能生產技術外,還要掌握大量的數據。工業4.0說白了也是一場數字經濟變革。而區塊鏈技術便能很好的充當可信、共享、安全的數字經濟的底層技術。
區塊鏈技術有助于提升供應鏈管理效率。數據在交易各方之間公開透明,從而在整個供應鏈條上形成一個完整且流暢的信息流,這可確保參與各方及時發現供應鏈系統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提升供應鏈管理的整體效率。區塊鏈技術可以避免供應鏈糾紛。所具有的數據不可篡改和時間戳的存在性證明的特質能很好地運用于解決供應鏈體系內各參與主體之間的糾紛,實現輕松舉證與追責。
好比以我們led顯示屏制造業來說,最有發展前景的產業升級并非是提高生產效率,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因為這仍舊是工業時代的競爭延伸,在信息化時代,發展區塊鏈技術,給每件產品增加一個歷史的維度。你可以追溯做這件產品的原材料是來自哪個廠家,使用了哪家的配套設施,又經歷怎樣的生產過程......作為終端客戶,肯定更喜歡第二種吧。
基于區塊鏈的售后服務跟蹤
在電子制造行業,主要包括兩類企業,即OEM和ODM。簡單來說,OEM是代工企業,不擁有產品品牌。ODM主要做設計和研發,是品牌的擁有者。ODM企業一般只控制產品的研發與銷售,而將制造、采購和部分設計以及物流外包給OEM企業。
對于電子產品企業的生產過程,由于供應商較多、物流供應鏈較為復雜,使得倉儲管理及售后服務成本很高。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幫助這些企業對其產品實現生產及售后服務跟蹤。在區塊鏈上登記的產品,可以從生產線追蹤到最終的目的地。當一部智能手機從倉庫發到分銷渠道或到客戶,就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對產品全周期的軌跡跟蹤,有效的預防欺詐行為。
通過建立售后區塊鏈,企業可以檢測到異常的售后情況,阻止一系列與保修和服務相關的欺詐活動。用戶(或者冒充用戶)常用的欺騙手段包括:虛假的購買證明,利用保修服務的管理漏洞多次享受服務。在控制費用增長的情況下,延長保修和保險服務,有效的提高售后服務水平。
目前,相關的監管機構已經開始與制造企業合作開發基于區塊鏈的監管合作方案。因為除了制造業自身對原材料采購、供應鏈追溯以及產品防偽有著必然的需求之外,監管部門也需要利用區塊鏈來強化對市場產品的監管。可以預計,隨著區塊鏈技術發展的成熟,未來將有更多的制造業場景開始應用區塊鏈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