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14年至今,從第一代的LCD,到第二代OLED,再到如今的Micro LED,顯示技術市場格局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
目前來看,廠商分屬OLED與QLED兩個不同的陣營,開始大力推行其技術而逐漸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產品。但是,無論是被稱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OLED,還是未來即將實現自發光的QLED,最終的目的都是要取代液晶,成為新的霸主。
以上這兩種顯示技術事實上已經在高端產品中站穩腳跟了,然而它們也正面臨著新挑戰者Micro LED的威脅。
眾所周知,Micro LED確實具有非常好的優勢,是一種天生的顯示技術面板材料,但是其目前還依舊存在良率,LED密度過大、元器件復雜等問題。因此,對于Micro LED的商業化之路,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為時尚早”。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三星日前宣布,此前亮相CES的146英寸MicroLED電視“The Wall”將在8月份對外發售。通過三星在CES展出的146英寸Micro LED顯示設備來看,Micro LED來的似乎比我們預想中的要更早一些。
其實,Micro LED主要通過將傳統LED晶體薄膜用微縮制程技術進行微縮化、陣列化、薄膜化,然后通過巨量轉移技術將晶體薄膜批量轉移到電路板上,利用物理沉積制造保護層,最后完成封裝。因此,其關鍵核心技術主要有兩步:微縮制程技術和巨量轉移技術。
而此前,正因為這兩項關鍵核心技術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導致Micro LED的量產進程一再被后延。為了解決這一技術瓶頸,像晶元光電、三安光電、乾照光電等LED企業投入大量資源去研發攻關。
近日,Micro LED技術領域傳來重大消息,巨量轉移技術獲得重大突破。據悉,位于英國牛津郡的MicroLED光學專家Optovate Ltd.宣布,他們開發出一種MicroLED技術,該技術只需一步就能將多顆MicroLED從晶圓平行轉移至襯底,實現精準的光學陣列。
據了解,Optovate在其Micro LED方面取得了兩項重大突破。首先,它開發了一種獨特的Micro LED轉移技術,可以將Micro LED從晶圓上提取到用于顯示和照明的背板上。這種方法可擴展到大尺寸襯底,為Micro LED應用提供了經濟高效的途徑。
其次,Optovate還開發了一種生產和集成精密光學陣列的方法,該陣列將每顆Micro LED的光折射和光反射結合在一起,應用于各種顯示器,LCD背光和固態照明具有可控照明和超薄、低厚度等顯著優勢。
這兩項有關Micro LED轉移和微光學元件光線控制的創新可以與其他方法結合使用,亦可單獨使用。
Optovate的技術突破或加速Micro LED的量產和商業化進程,其專利技術有可能打破顯示屏和LED照明價值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