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我國大數據產業保持健康快速發展勢頭,不斷向制造業等傳統產業滲透融合,催生出一大批新產品、新服務、新模式和新業態。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加速變革,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網絡化程度不斷加深,國內旺盛的應用需求和巨大的市場空間,將為大數據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更為強大的驅動力。
十三五計劃明確的將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列入重點發展,未來將大力建設物聯網應用基礎設施平臺,推進物聯網重大應用示范工程建設;支持公共云服務平臺建設,布局云計算和大數據中心,推動制造、民生、金融、物流、醫療等行業的應用;推動政府治理、公共服務、產業發展、技術研發等領域的大數據應用。
這對LED顯示行業,是個利好消息,甚至有可能開啟LED顯示的新時代。政府大力發展大數據,將為LED顯示行業帶來兩個大的市場。一個是政府主導的智慧城市市場,一個是有民間資本主導的零售市場。
由于科技進步和網絡的普及,機器的數據收集、整合、處理能力大幅度上升,大數據時代來臨。順應時代的趨勢,我國大力發展大數據,并積極推動大數據的應用。智慧城市便是大數據時代最直接的體現。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經有超過500個城市在進行智慧城市試點,并均出臺了相應規劃,計劃投資規模超過萬億元。從實際效果看,智慧城市在城市交通、醫療、政務管理等領域取得了廣泛成果。
其中由政府主導的如智能交通、智慧政務分別占智慧城市的4.65%和18.71%,粗略估算,市場規模大約在2300億。智慧城市建設中必須有一個“大腦”,如總的“城市大腦”,交通系統的“交通大腦”,安全系統的“安全大腦”等。每個大腦也少不了大型終端顯示。
這樣的項目簡直就是為led顯示屏量身定做的。高清、大屏、穩定,在大屏顯示領域led顯示屏本就有絕對優勢的,遑論間距突破P1.0的現在。LED顯示行業也的確很好地用實力證明了這一點。如艾比森的龍崗智慧城市項目,以及我行業眾企業在交通、安全等指揮中心的項目。因此,智慧城市建設幾乎是為LED顯示提供一個巨大的定制市場,給LED顯示的開啟新時代提供了無限可能性。
除開智慧城市,大數據的發展和應用還在零售的領域為LED顯示開辟了新的市場。
王健林和馬云在2012年有一場小賭,如果2022年后,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占50%,王給馬一個億,如果沒到馬給王一個億。
商務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2.2%,增速較去年提高了6個百分點。其中,實物商品的網上零售額達到5.48萬億元,增長2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5%,比上一年提升2.4個百分點。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為37.9%,比上年提升7.6個百分點。如果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到2022年,網絡零售額占50%非常有可能,更重要的是新零售來了。
所謂的新零售就是線上線下的融合。在2017年年會上,王健林表示線上線下之爭是四五年前的事了,如今是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他的觀點很主流。在線下建點,數據引流的運營方式下,無論是擁有200多個萬達廣場的王健林,還是在掌握的數據,以及對數據的運用都是頂尖的TBA,都扎進線下零售市場。如馬云的無人商店,騰訊系340億入股萬達。
TBA等大數據的主要玩家集體扎進零售市場,不僅帶來了線上企業的資本,還通過大數據帶來線上的資源,促進實體銷售的繁榮。如使實體零售點增多,為線下導入大量流量。店面增多等于給LED顯示行業擴大了市場。
隨著我國環保政策的實施,led顯示屏的戶外市場遭受了嚴重的打擊,對產業的發展有一定的不利影響。無疑,透明屏的戶內安裝戶外顯示特性能在這種環境下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使其在商店、商場的競爭力極強,市場的擴大則其應用規模必然會擴大。在2017年特別火的無人商店就使用了某企業的透明屏,作為商品展示和廣告播放的平臺。因此,線下零售的繁榮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環境大檢查帶來的損失,還促進了透明屏的發展,加速led顯示屏與環境結合的探索。
2017年出現了很多疑是風口,但到最后都偃旗息鼓了。大數據作為我國重點發展的產業,有天然發展優勢,在科技發達網絡普及極高的現代社會中,也有很深的潛力,因此未來前景很是光明。而立足于大數據的這兩個市場,不僅能為LED顯示行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還能在行業的發展方向上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在此種種條件下,大數據或可成為開啟led顯示屏新時代的動力。
(來源:搜搜LED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