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走入12月,2018年的最后一個月份,行業內的上下游企業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最后一輪業績沖鋒,行業內各個渠道、經銷商、代理商都鉚足干勁要在這最后一個月里為全年的業績報表爭取一份漂亮的收尾。但近來有一件事情卻牽動了各方的目光。
11月27日晚間,總部位于珠海市香洲區唐家灣鎮的上市公司德豪潤達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子公司大連德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一口氣把6家公司告上法庭。這6家被告公司中,被告六為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這個被告,就是全球最賺錢的蘋果公司的孫公司。
德豪潤達申請法院判令六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名稱為“一種LED倒裝芯片及其制造方法”發明專利權的行為,判令六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費用5億元。
公告稱,公司發現,美國蘋果公司在制造蘋果手機時使用了被告一推出的侵犯上述專利權的LED閃光燈芯片。11月26日,德豪潤達已收到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送達的《受理案件通知書》。至此,蘋果公司的孫公司正式被中國土生土長的LED企業告上了法庭。
貿易戰關鍵節點,事件引發關注
其實這樣的貿易摩擦和專利侵權的事件在貿易全球化的今天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就是我們LED顯示行業在國際貿易上也多有摩擦,這件事放在平時也不會在網絡上和各個行業內引起多大的風波,只是正值中美貿易戰的關鍵節點的此時,事件確實牽動了各方的目光。
12月1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中美兩國元首舉行了一次歷史性的晚餐會晤。據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介紹,這次會晤氣氛友好、坦誠,長達兩個半小時,遠遠超出了預定的時間,雙方達成共識,停止加征新的關稅。白宮新聞發言人隨后也評價,兩人晚宴是一場“非常成功的會晤”。
最關鍵的,則是新華社通稿中的下面這兩段話:
雙方決定,停止升級關稅等貿易限制措施,包括不再提高現有針對對方的關稅稅率,及不對其他商品出臺新的加征關稅措施。
兩國元首指示雙方經貿團隊加緊磋商,達成協議,取消今年以來加征的關稅,推動雙邊經貿關系盡快回到正常軌道,實現雙贏。同時對照美方發表的聲明,意思也是很明確的:
1.中美貿易戰不再升級,雙方不再加征新的關稅;
2.美方原先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1月1日后仍維持在10%,而不是此前宣布的25%。
3.雙方將加緊磋商,一旦談判達成協議,今年以來加征的所有關稅,都可能取消掉。
也就是說,雙方在12月的第一天達成了共識,給貿易戰按下了暫停鍵。而在這樣一個關鍵節點,事件的發酵也將繼續牽動各方的神經。
風水輪流轉,LED企業翻身告蘋果
不得不說,這件事能夠引發行業關注,還是因為在2018年3月27日,美國UltravisionTechnologies公司依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規定向美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指控對美出口、在美進口或在美銷售的LED燈驅動及其組件侵犯其專利權,請求美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布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深圳市艾比森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奧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三思有限公司等11家中國LED顯示企業為列名被訴企業。
特朗普政府上臺后積極主導扭轉與中國的巨大貿易逆差,其中電子制造業是各項措施所指向的重點領域。中國電子制造業的強大已經引起美國政府的憂懼,從301條款到337調查,電子制造業都是重中之重。針對LED企業的337調查,是這一大背景下的一次常規操作而已。也正是這樣的大背景籠罩下,所以“337事件”才格外引人注目。
美國企業常常在各個國際場合上指責中國企業沒有尊重專利的傳統,慣會抄襲,給美國甚至國際貿易帶來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今次德豪潤達把蘋果的孫公司告上法庭,卻是著實在美國企業的臉上來了一記“耳光”了。
此次LED企業能夠翻身農奴把歌唱,還要得益于中國多年以來對專利產權的重視。從2001年起,中國對外支付知識產權費年均增長17%,2017年達到286億美元。2017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138.2萬件,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申請者中近10%為外國單位和個人,國外來華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13.6萬件,較2001年3.3萬件的申請量增長了3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日前公布,2017年,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途徑提交的專利申請受理量達5.1萬件,僅次于美國,居全球第二位。
LED顯示企業該如何打贏專利戰
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壁壘處副處長胡國愛在16屆中國LED技術研討及交流會上的演講表示:
對我們led顯示屏企業來說,必須要對提高貿易壁壘和337應對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我們要清醒地認識,貿易壁壘是我國現階段外貿發展的外貿發展的瓶頸。對led顯示屏企業來說,貿易摩擦正是我們成長中的苦惱。貿易壁壘會影響到我們企業和產業的核心利益。所以,面對貿易摩擦一定不能躲,要積極應對,維護企業自身利益。
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面對貿易摩擦,我們企業是應對主體的主體,我們充分利用有利資源,如企業資源、政府/外交資源、行業組織資源、進口商/消費者資源、律師資源、行業同盟資源、當地利益共同體資源,盡最大努力化解危機。
除了積極面對已經發生的貿易摩擦或者說侵權事件,我們還應該轉變思想,積極的化守為攻,要將“攻”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上。俗話說: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所以說加強LED企業的知識產權布局刻不容緩!
所以國內LED企業應該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到技術的研發中去,形成我們自己的專利,以相對低的專利授權費,實現國內專利壁壘,和形成技術門檻。只有這樣,才可以盡可能避開國外企業動用知識產權這一法律武器的威脅!這就是專利保護,使國內led顯示屏、在開拓海外市場中,也盡可能地降低自己產品的法律風險。
無論如何,LED企業把美國蘋果的孫公司告上法庭,確實給LED顯示行業報了“337事件”的一箭之仇。我們在出了一口惡氣的同時,更應該認識到專利或者知識產權的重要性。觀我LED顯示行業,除了國內土生土長的小間距LED外還對Mini LED和Micro LED多有布局。而國外像美國蘋果,韓國三星,日本索尼這樣的國際巨頭對此都有所布局,并且走在了我們前頭。居安思危,LED顯示行業應該加緊腳步,才能跟上技術發展進程,將更多的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才是最安全最穩妥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