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端指揮調度中心市場大屏工程技術的路線之爭從未停止過。從DLP拼接到后來的PDP拼接、LCD拼接,以及目前的小間距LED拼接產品的競爭中,DLP技術一直是常青樹。不過,2018年以來DLP拼接企業加速向小間距LED轉型的趨勢,卻可能根本改變高端指揮調度中心市場的“技術格局”。
向小間距LED轉型,企業進行時
國內DLP拼接顯示市場的主要領頭羊、兩家上市企業威創和GQY都已經大力度布局小間距LED顯示產品。
2018年威創上半年財報寫道“針對COB小間距LED產品,進一步加強市場推廣、樣本點建設等重點工作,及時處理項目交付中發現的各種問題,不斷提升產品品質,贏得了更多的用戶,鞏固了在該細分市場的領跑者地位”,“小間距LED市場保持增長,市場覆蓋面逐步增加,采用COB新技術的小間距 LED的優勢已被市場廣泛認知、接受。”——小間距LED產品市場的增長已經成為威創作為國內高端指揮調度市場的領軍者最關鍵的“擴張”來源之一。 對于另一家DLP拼接行業的品牌GQY而言,小間距LED的業務拓展意義更是非比尋常。2016-2017連續兩年的凈虧損,讓GQY面臨被退市的風險,實現2018年的全年扭虧成為非常核心的經營目標。GQY在10月31日的退市風險提示中首先提到“主業大屏拼接方面,公司全面發力小間距LED市場,同時實施項目銷售凈毛利考核,逐步集中資源向優勢項目傾斜。”在其2018年上半年財報中更是寫道“2018年上半年,GQY視訊新承接的大屏拼接訂單中DLP技術份額為57%,較上年同期下 降23個百分點;而小間距LED訂單份額大幅提升至40%,較上年同期增長33個百分點,有效對沖DLP訂單下滑所產生的影響。”
整體上,DLP拼接行業審視小間距LED產品的成長性,并依托即有技術和市場渠道優勢,深入小間距LED超高端應用市場布局已經成為重大趨勢。高端指揮調度中心市場,小間距LED和DLP拼接各占半壁江山的格局為期不遠。
技術升級,突破應用極限的小間距LED
在威創和GQY的小間距LED產品中,都同時提到一個技術名詞“COB”:實際上,恰是這種嶄新的技術方案,讓DLP拼接企業殺入小間距LED顯示市場。
COB技術是一種基于晶片級、大規模整體封裝工藝的的小間距LED成品技術。比較通常三原色燈珠逐個表貼的工藝技術,COB在視覺舒適性、可靠性上具有顯著優勢,同時亦容易形成點距上的競爭優勢。而觀看舒適、像素密度高、極高的可靠性需求,恰是高端指揮調度中心市場的“核心訴求”。
威創最早在2016年成功將COB小間距LED產品的應用,引入超高端工程顯示市場、實現了指揮調度顯示大屏“DLP拼接和COB LED”的協同互補,為小間距LED產品市場的進一步開拓、產品應用等級的提升、產品技術體驗的升級指明了方向。三年來威創始終保持在超高端小間距led顯示屏應用領域的領先地位。
隨著威創COB LED產品市場的成功,更多的顯示行業企業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行業格局轉向的關鍵點”。包括專業的LED屏企業、安防顯示企業、其他DLP拼接企業均加速進入這一市場。例如,GQY在2017年 12月,公司增資收購深圳藍普視訊科技有限公司30%股權,全面發力小間距LED市場。
對于小間距LED產品而言,COB技術并不是“最終形態”。2018年以來以mini-LED概念為核心,新一輪技術競爭正在展開。今年以來很多范例性的小間距LED高端顯示應用,已經在間距指標上突破1.0毫米的限制。而mini-LED技術則更將支持最低可達0.5間距左右的新一代顯示產品,且日益成為包括DLP拼接、安防監控、LED屏企業的研發新寵。
對此,行業專家認為,與其說市場競爭中有產品技術類型的較量,倒不如說是“持續的技術升級”在改變不同顯示技術產品的“應用場景”。威創等企業的轉變,恰是對技術的敬畏、對研發和創新的重視、對客戶需求多元性的把握、對產業核心競爭規則的理解,等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創新在路上,DLP拼接市場結構化升級
面對COB LED等產品的市場競爭,DLP拼接產品亦非完全被動。業內專家認為,市場發展的核心是創新,而不是技術門類。掌握創新這把金鑰匙,市場的大門永遠隨意開。
2018年上半年,威創成功推出了包括三基色激光光源的新一代DLP顯示單元、采用超高亮度LED光源的DLP顯示單元、達到500nit以上亮度的80吋顯示單元等嶄新的產品。業內專家指出,激光、高亮、大尺寸和4K化、超薄化是目前DLP拼接的主要市場創新方向,其中前三個技術點更是由于貼近客戶需求,已經取得非常不錯的市場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