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屏企如何規避貿易摩擦風險
編輯:清風 [ 2018-11-9 9:00:01 ] 文章來源:LED顯示渠道
LED顯示屏
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而就在前一天,中國最大的出口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第124屆廣交會剛剛落幕。作為歷來是內地進出口貿易的晴雨表,本屆廣交會交出的成績單令人關注。統計數據顯示,第124屆廣交會對美出口成交金額同比下降30.3%,僅為27.9億美元。顯然,中美貿易摩擦的“陰影”投射在此次廣交會上,對中美雙邊經貿關系乃至全球帶來了較大不確定性。
2018年以來國內led顯示屏市場的成長動能平淡無力,旺季不旺已成既定事實,而受到中美貿易糾紛影響,很多屏企的對外出口貿易也關稅增高而大打折扣?傊,在當前整體經濟混沌不明情況下,led顯示屏市場也呈現了終端拉貨疲弱的現象。
中美經貿摩擦頻繁,屏企出口成本激增
1、2018年3月美國針對了中國led顯示屏行業,對包括利亞德、艾比森、奧拓、雷曼、洲明等11家在內的中國led顯示屏企業發動“337調查”。
2、7月10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了新一輪征稅清單,表示要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額外加征10%關稅。
3、除了關稅的增加,本次貿易戰對人民幣的匯率也產生了沖擊。從今年4月中旬開始,人民幣兌美元就不斷貶值,截至7月中旬,中間價貶值幅度為3.95%。這給中國出口和經濟增長增添了不確定性,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減弱,給匯率帶來貶值壓力。
一些阻礙LED顯示產品出口的障礙日益突出,例如出口市場的產品進口門檻不斷提高、技術性貿易壁壘問題頻被爆出、專利摩擦現象頻現等, 導致中國led顯示屏出口成本增加,市場競爭力大大削弱。
硝煙之下無凈土,屏企需及時止損
當然,總的來說貿易摩擦led顯示屏行業產生影響還是較小的。首先,中國led顯示屏行業無論從上游芯片、中游封裝到下游應用,均處于全球產業鏈的優勢地位,尤其在LED小間距的技術與知識產權方面,中國企業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領先優勢。
其次,大多眾多龍頭屏企在對外貿易領域都已深耕多年,也基本在海外有自己的“根據地”,換句話說,大多數屏企本土化還是比較成功,能夠有效規避貿易風險,比如說第三季度業績報告中,利亞德、艾比森、洲明等屏企采用美元作為貿易貨幣,避免了在此次貿易摩擦中受損。
雖然目前來看中美貿易戰對中國LED屏企的影響較小,但這并不意味著行業完全不受影響,從今年5月份,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針對特定模塊化LED顯示面板及其組件方面,對11家中國led顯示屏龍頭企業啟動337調查一事就知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當全球兩個體量最大的經濟體開展貿易角力時,沒有哪個行業可以置身事外,尤其是對外出口體量較大的企業。因此屏企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抗風險能力,全方位優化企業技術、產品、管理等,才能更好的避免在貿易摩擦中受損。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LED顯示渠道,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LED大屏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LED顯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