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2013年工業4.0正式提出以后,“智能化”成為引領第四代工業革命的主題。我們似乎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自動化向智能化發展的過程中,很多新的技術和應用得到了重大的突破,科技帶來的產量及效率的提升、生產及人力成本的降低使得企業在這個改造的過程中大幅獲益,智能生產、人機協作”取得顯著成果,產業鏈互動、人機協同作業等將進入實際的應用階段。同時,我們也能看到在這個轉型過程中誕生的更具有挑戰的創新機會。作為制造業的重要角色之一的led顯示屏行業,一直都堅持著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并在近年的努力創新過程中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上游企業市場環境良好 顯示屏市場格局穩定
隨著2018年的到來,中國制造業也隨即開始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制造業環境下,同時也面臨著各種未知的挑戰。事實上,LED封裝市場對于整個led顯示屏市場的穩定,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目前權威數據機構的研究表明,中國市場的主流LED封裝元件價格大致維持穩定。并且,大功率及中功率產品均無明顯波動,但封裝產品價格預計將從2018年第一季開始走跌。除此之外,還有行業資深人士分析表示,雖然近幾個月中國主要廠商陸續下調LED芯片產品的價格,但由于封裝端對于芯片貨源的采購周期較長,所以價格并沒有立即跟著下調。
就目前各大行業巨頭企業的年度業績預告來看,整體業績持續快速增長,大部分原因是受益于LED行業景氣緣故。從大局情況來看,雖然LED芯片的價格應該每年都會有穩中下降,因為成本在不斷下降。但從客觀角度而言,還是要看是部分廠商主動降價還是被動降價了。但這樣的小幅波動,似乎完全影響不了LED芯片市場的穩定,并且在未來,LED芯片的繼續擴產將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這不僅僅對于led顯示屏上游企業而言,是一大利好消息,對于整個led顯示屏行業來說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
MicroLED市場再度發力 應用領域欲占據大半江山
不得不提的是,MicroLED在近兩年行業內的活躍度絲毫不遜色。憑借著優良的性能,在各個顯示領域被廣泛應用,在穿戴式的手表、手機、車用顯示器、擴增實境/虛擬實境、顯示屏及電視…等領域幾乎都可看見他的身影。但一直以來都因為技術困難及加工成本較高等因素,而更多的應用在高階的電視、顯示屏及車用顯示器上。不置可否,由MicroLED的市場規模所帶來的影響及覆蓋面來看,大尺寸顯示器的應用將會成為未來的主流市場。并且預估至2025年,MicroLED應用在大尺寸顯示器的產值將會達到19.8億美元,幾乎占據了全體應用的68%比例。
這個數字對于上游led顯示屏廠商來說都是無比誘人的。幾家業界巨頭都把MicroLED看作是顯示技術領域里的下一個大趨勢。三星已經入局了,蘋果也在最近收購了MicroLED制造商LuxVue,甚至提交了使用MicroLED技術的可折疊iPhone專利,這讓我們開始期待使用這種面板的AppleWatch和iPhone問世。MicroLED就目前而言,雖然是一項很酷炫的新技術,并且它的確擁有自己的優勢和特色,但是從其成熟度和造價相比,與現有得傳統的顯示技術相比還是存在一定的短板,并且還有著較大的差距。
產業鏈分工協作 細分領域或將成為布局重點
led顯示屏產業正處于穩健發展期,隨著技術的成熟和不斷地更新換代,led顯示屏成本的也會逐年下降。從近兩年的行業局勢我們很容易發現,led顯示屏產業鏈上中游廠商大規模投資,并不斷地進行擴產與并購,使得產業集中度也越來越高。在供應鏈端,隨著產能的持續釋放,產業鏈供需關系將再次發生變化。上中下游企業需持續提升供應鏈管理水平,從資本層面促使供應端深度合作,讓細分領域企業分工協作。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中國LED行業總體規模6368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上游芯片高速增長,中游封裝平穩發展,下游應用維持快速增長態勢。更有行業人士預估2018-2020年中國LED產業產值規模復合增長率將達18%左右,2020年中國LED產值規模將突破1萬億。
不難看出,LED行業發展到如今這個階段,led顯示屏行業人士似乎更加應該注重在各個細分領域里如何布局等。整個led顯示屏行業不論是上游、中游、下游企業都處于不斷擴產的狀態,也就預示著行業正處于十分活躍的狀態,2018年的LED產業只有持續向生產自動化和產品創新化兩個方向發展,才能持續的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步伐。更加注重細分領域的技術研究和差異化發展,才能在未來的行業競爭中展位腳跟,贏得未來企業競爭的入場券。
(來源:慧聰LED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