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D背光源應用一直作為LED的主要應用之一,主要應用于手機顯示面板、液晶電視、顯示器、筆記本電腦、以及平板電腦等,曾是LED最大的應用市場。但自2010年大尺寸大放異彩,LED亮度提升、顆數減少、低價直下式導入,滲透率一舉拉到了七成以后,"低價化效應"進一步擴大,大尺寸LED背光到了2013年發生逆轉,之后產值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
而現今,隨著LED領域的新一輪發展布局及技術的不斷提升,OLED面板來勢洶洶,儼然成為新顯示技術霸主,在顯示領域開啟了新一輪技術之戰。尤其國內如京東方等大企都在積極擴建,其熱度是一浪搞過一浪。然而,在臺灣,切有著不一樣的布局,臺灣的LED廠商另辟蹊徑、全力押寶MicroLED。近日號稱作為發展Micro LED前哨站的MiniLED已經在導入顯示屏和背光市場了。
聚積科技:預估Mini LED明年下半年量產
臺灣LED驅動IC廠聚積布局新產品,Mini LED明年將先以背光模塊驅動IC切入市場,預計明年下半年將可望開始量產出貨,至于Micro LED也可望于2019年問世,將專攻目前擅長的大型顯示屏。公司分析,由于Mini LED相較于現在LCD熒幕可大幅提升HDR(動態顯影),未來熒幕甚至能夠分區段顯示,讓產品更加功能化。
至于Micro LED部分,聚積表示,由于Micro LED切割出的晶粒較小,因此不論是任何尺寸的熒幕都需要大量晶粒,因此現在正在進行研發巨量移轉技術,讓產品能夠快速、高良率的打在載板或PCB上,預計2019年可望推出產品,規畫應用在大型顯示屏。
法人表示,聚積現在逐步縮減落入紅海市場的基本型LED驅動IC市場,開始擴增利基型驅動IC市場,不僅毛利率較高,且進入門檻高,對手也難以在短時間跨入,明年加上車用及Mini LED驅動IC開始挹注營收,毛利率將可望守穩3成關卡,甚至還有向上空間,獲利屆時也有機會明顯增加。
眾企押寶,發力mini LED
在臺灣,看好mini LED的并不只只是聚積,眾多臺企都在mini LED采取抱團合作亦或是本身技術提升,而在其中有著一席之地。
液晶面板廠商友達光電(AUO)和群創(Innolux)已經與Android智能手機廠商合作,開發出mini LED背光解決方案。隆達電子(Lextar Electronics)和榮創能源科技(Advanced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分別通過與友達和群創合作,正在開發電視機用mini LED背光,而宏齊(Harvatek)和光磊(Opto Tech)正在開發用于小間距LED顯示屏的mini LED。
根據臺工商時報消息,臺LED廠聯手進軍Mini LED背光源趨向白熱化,從各大廠透露的時程來看,新品將搶在2018年問世,若能順利進軍背光源市場,將有利于LED廠產能去化。
Mini LED并不是一個憑空而出的新產物。從應用的角度來看,博物館、電影院已規劃引進Mini LED,韓國的電影院就打算在明年加以采用;另一應用是利用Mini LED取代液晶電視的直下式背光源,臺灣企業晶電分析,采用Mini LED為背光源有更好的演色性,可做到Local Dimming、厚度也趨近OLED,省電達80%,甚至有大陸手機業者開始以Mini LED作為背光源,使用數量高達9,000顆,晶電預期,在明年的CES展上,就可見到大量Mini LED當作背光源的設計。
新技術的出現必將會導致舊技術的衰退,這是人類科學技術進步的必然。Micro LED、Mini LED概念的誕生也使得整個顯示行業引發軒然大波,Micro LED打破了OLED的新型屏市場霸主地位,在手機、微型屏顯示上具有很大的潛力。Mini LED也以其獨特的優勢贏得了不少大型企業的青睞,紛紛進行企業規劃和市場布局。未來,Micro LED、Mini LED和OLED顯示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或將會創造出更高級更智能的顯示效果。如此說來,智能顯示時代正浩浩蕩蕩的向人類趕來,但究竟會何時趕到,那還要依靠顯示行業眾多企業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