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年新氣象,在新的一年,臺LED廠加大轉型力度,營運重點仍在拉開與陸資廠的差距,擴大利基型產品戰線;紅外線LED、感測元件、手機用Mini LED成為轉型的主要應用。
紅外線LED新應用增加
紅外線LED新應用增加,商機看俏,臺晶電、鼎元、宏齊、佰鴻等LED廠加重紅外線LED晶粒市場開拓及布局。法人看好,紅外線商機有機會讓臺系LED廠今年走出過去幾年的營運谷底。
集邦咨詢LED研究中心最新出爐的“2018年紅外線感測應用市場報告”中預估,2017年全球紅外線 LED 市場規模(不含光學感測元件市場)估約4.39億美元,2018年估達到5.05億美元,預估至2021年持續成長至6.97億美元,主要成長動力于安全監控、虹膜及臉部辨識、紅外線觸控面板等。
紅外線LED元件愈來愈輕薄,在手機上搭載紅外線LED元件的應用也增加,包括接近傳感器、虹膜辨識、臉部辨識等,晶電、鼎元、光磊、宏齊及佰鴻等積極搶進相關布局,可望受惠相關商機。
晶電強調,公司早期成立就是以發展紅外線為主,目前晶電在此領域仍有優勢,包括控制產品波長、光形等,再搭配成本、良率的控制,晶電掌握技術及長期經驗值之后,在良率、成本控制都是晶電的強項。
鼎元則強調,公司未來將鎖定紅外線感測市場。鼎元2017年紅外線LED感測相關產品受市場需求旺盛帶動,出貨表現成長,且由于相對照明市場,感測市場應用廣、產品毛利率也相對佳。
鼎元2017年前三季毛利率增至23.58%,是近十余年同期最佳。2018年臺灣省竹南新廠持續擴大紅外線感測產品布局,將是未來公司重要成長動能。
宏齊看好紅外線LED市場,已規劃在廣州和陸資合資成立一家子公司,主要以生產紅外線相關產品為主,其中,宏齊將持股75%,預計2018年底前可正式投產。(來源:經濟日報)
3D感測將成2018年主流
隨著蘋果(Apple) iPhone X打響3D感測應用第一炮,Android陣營體系紛紛希望能夠在高端旗艦機型跟進導入3D感測,其中面射型雷射元件VCSEL扮演點陣投射器關鍵零組件,特別適合三五族等化合物半導體晶圓制造制程,龍頭穩懋今年才開始有小量來自VCSEL元件的相關營運,占比約1成。熟悉供應體系業者透露,2018年蘋果將全面導入3D感測,也有機會推出平價版的iPhone X產品,3D感測光學元件市場商機,才正要開始。
而隨著VCSEL元件聲名大噪,使得臺系化合物半導體族群摩拳擦掌,每家業者都期盼掌握下一個大啖3D感測商機的機會,包括穩懋上游磊晶廠全新光電,市場估計隨著產能需求竄出,2018年具有MOCVD制程機臺產能的全新光電可望營運有明顯起飛,磊芯片業者包括LED龍頭晶電、聯亞光等都紛紛被點名,3D感測可說是替這些廠商帶來不小的期望。
鼎元目前感測相關產品營收比重已達4成,看好感測元件產能將持續滿載,規劃未來5年投資新廠房約15.6億元,預計2018年第3季完成第一階段產能擴充,6吋產品月產能3萬片,較現有產能增加75%,主要應用于車用、醫療、自動化、3D感測等需求。
此外,光磊也因應感測應用發展趨勢,增加感測元件產能10%,預計新產能將在2018年上半完成,以配合穿戴應用、車用訂單出貨成長。
Mini LED從幕后走到臺前
除了紅外LED外,Mini LED也是臺企轉型的重點。目前臺灣LED相關廠商已積極發展Mini LED相關應用,并預估2018年眾家廠商皆會有Mini LED產品問世,磊晶廠晶電將優先導入TV及手機背光,預估2018年第2季即有產品量產,磊晶及封裝廠隆達則配合友達,導入Monitor、NB及TV背光,預估2018開始量產,封裝廠榮創亦配合群創,導入TV及手機背光,預估2018下半年推出產品,此外還有宏齊及IC設計廠聚積,在自發光Mini led顯示屏已與客戶進行合作開發案,預估2018上半年即能接到訂單。
根據經濟日報消息,晶電董事長李秉杰表示,看好發展較快的Mini LED及發展中的Mircon Led,而Mini LED被視為Mircon Led的前哨戰,若做顯示器背光,其顯示效果足以與OLED TV抗衡與韓國三星OLED TV背光相比,Mini LED背光只有OLED TV的六成價格,臺廠要在此領域勝出,目前先只有靠Mini LED背光,Mircon Led則是更高端的技術。 晶電表示,Micro LED結構優勢無須使用偏光片、濾光片,且相較OLED少了偏光片和一片玻璃,可達成薄化與輕量化符合終端需求,較目前的顯示器技術具競爭力。
LED驅動IC廠聚積總經理陳企凱指出,聚積算是較早投入Micro LED技術研究的公司,目前Micro LED仍有巨量移轉等技術待突破,目前市場先發展出Mini LED,就功能性及成本來說,雖已可與OLED抗衡, 但長遠發展上仍將以Micro LED為主。 陳企凱表示,目前業界普遍預期,未來二至三年內,Micro LED技術將在突破之后,真正進入量產階段。
展望元月行情,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onsumer Technology Association,CES),將于1月9日到12日于美國拉斯韋加斯登場,目前看到可能主題,包括AI 、自動駕駛、3D感測、8K電視、擴增實境(AR)/虛擬現實(VR)等都可能會是重點,其中電視與穿戴式顯示相關技術Micro LED與Mini LED也將是未來趨勢,留意Micro LED與Mini LED的發展進度,Micro LED將從幕后走向幕前,從背光的角色取代LCD,成為自發光顯示器。
根據研調單位指出,Mini LED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涵蓋電視、手機、車用面板、顯示屏等,預估至2023年整體Mini LED產值將達到10億美元,其中led顯示屏及大尺寸電視等,將是Mini LED未來應用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