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當前對于很多LED屏企來說,品牌建設迫在眉睫,然而面對眾多“品牌構建方向”,又該如何選擇?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LED屏企需要牢牢掌握品牌的核心定義才不會浪費自己的資源做“無用功”......
毫無疑問,一個成功的品牌由多方面組成,從4P(產品、渠道、價格、推廣)到企業(yè)內部(資本、管理、團隊、文化等)的配合,但我們可以嘗試著讓這一切變得簡單些。事實上,簡單才是這個世上最難的事。品牌其實就是將常識商品化。
那么如何將常識商品化?
常識通常是無形的。渴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困了要提神。偉大的產品都來源于常識。
究竟該如何將常識商品化?找到該行業(yè)與消費者之間的常識沖突點。時代在變,消費者在變,常識也在變,變化的過程中就一定有沖突,每個行業(yè)都是。當快餐店用地溝油成為常識,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需求與常識就形成了沖突,所以誕生了像回家吃飯這樣的家廚分享平臺。當難打車成為都市人的常識,乘客趕時間的需求與常識形成沖突,就誕生了滴滴這樣的打車平臺。
這里所說的商機,其實就是常識沖突點。將常識沖突點轉換成概念或產品。一個好的傳播,通常并不需要太多的解釋,企業(yè)借用常識,轉換成與自身相關的概念或產品,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識有時也是偏見,不要想著去改變。盜版在中國盛行了幾十年,免費看電影,免費聽歌,免費看書,這一切在中國消費者看來都是理所應當的常識,經過政府、媒體、商家多年的教育,直至今天才讓部分消費者接受版權付費的事實。版權付費這件事,就是新常識。創(chuàng)造新常識,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因為常識的背后是偏見,偏見是最難改變的。
說說南方黑芝麻糊的“黑黑乳”品牌。2015年9月上市之初,該產品打出“肚空空,黑黑乳”的充饑概念,但是說實話,稍微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黑芝麻這東西一喝就膩,而且一看顏色,你連最基本的食欲都沒有了。上市一年以后,“充饑”這個概念以失敗告終。
去年年底,黑黑乳不甘心,又推出了一個新概念——“輕脂”,廣告語貌似高大上,“天天輕脂,喝黑黑乳”。還是從常識的角度來看,黑色的產品在國人的認知中,無非就是補血和黑發(fā),與“輕脂”八竿子打不著,加之本身黑芝麻所含不飽和脂肪酸就高,美女們更怕了。“輕脂”只能是策劃者意淫的產物,并不來源于消費者的常識認知,要想創(chuàng)立這樣新的常識認知,幾乎不可能。
拋掉光環(huán),做一個懂常識、識常識的普通消費者。營銷人賴以生存的并非是滿腦子的經驗和套路,而是你能隨時切換角色的思維方式,懂得大多數的常識,并且識別哪些常識能夠成為商業(yè)機會點。千萬別把自己的小圈子誤認為全世界,試著扔掉那些光環(huán),做回一個普普通通的消費者吧。
(來源:LED顯示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