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一節 重要提示
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季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并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審議本次季報的董事會會議。公司負責人李軍、主管會計工作負責人沙麗及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張曉雪聲明:保證季度報告中財務報表的真實、準確、完整。
第二節 公司基本情況
一、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公司是否因會計政策變更及會計差錯更正等追溯調整或重述以前年度會計數據
□是√否
本報告期上年同期本報告期比上年同期增減
營業總收入(元)1,127,970,424.99807,479,643.9339.69%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元)172,469,168.8681,898,081.04110.59%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元) 165,691,814.3673,852,779.31124.35%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元)-137,975,325.61-113,659,070.63-21.39%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210.1190.91%
稀釋每股收益(元/股)0.210.1190.91%
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3.80%3.39%0.41%
本報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本報告期末上年度末減
總資產(元)10,869,009,611.718,215,808,641.4332.29%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元)4,682,322,302.404,454,030,030.465.13%
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和金額項目年初至報告期期末金額說明。
√適用□不適用
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包括已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沖銷部分)-141,086.95
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與企業業務密切相關,按照國家統一標準定額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補助除外) 8,796,382.07。
除同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相關的有效套期保值業務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以及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取得的投資收益為 112,273.98。
除上述各項之外的其他營業外收入和支出-1,705,804.32。
減:所得稅影響額284,410.28 合計6,777,354.50--
對公司根據《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定義界定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以及把《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中列舉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界定為經常性損益的項目,應說明原因。
□適用√不適用
公司報告期不存在將根據《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定義、列舉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界定為經常性損益的項目的情形。
二、重大風險提示
1、應收賬款的風險
隨著公司營收規模的擴大,應收賬款額度也在不斷增加,因為受國內宏觀經濟環境、金融政策及行業競爭的影響,以及公司客戶主要以政府部門、大型企業為主,支付款項的審批流程較為復雜,且公司目前各業務板塊以工程項目為主,導致收款周期相對較長。雖然公司堅持以嚴格標準選擇客戶,一直以來公司呆壞賬率較低,但仍存在付款周期長帶來的資金成本的增加及少量應收款壞賬損失的風險,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2、現金流風險
近年來,公司業務擴展速度極快,目前業務多以工程項目為主,經營性現金需求極大,且公司現金投資和文化旅游投資運營項目對現金的需求也會不斷加大,存在現金流不足的風險。2016年9月6日,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14.78億元完成,其中3.5億元補充流動資金;9月27日,公開發行9億元“3+2”年公司債到位;2017年2月13日,再次籌劃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資金12.2億元,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受理通知書。通過以上融資方式,公司暫時解決現金流風險。
3、規模擴張導致的管理風險
截至本報告日,公司目前境內外直接控股的子公司12家,間接控股的公司28家,參股公司14家,分公司49家,公司已經發展成為跨國集團式企業,業務和員工遍布世界各地,對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存在高速成長帶來的管理風險。公司自2016年6月1日開始執行集團化管理制度,建立集團管理決策機制,并通過不斷引進管理人才,實施員工激勵等方式減弱管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