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為大屏顯示行業最具傳統的高端解決方案,DLP拼接墻行業在2016年并沒有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全行業性的轉型已經成為產業共識。這種局面還會在2017年延續。
2016年,“虧”字依然當頭
DLP拼接行業此輪去產能、去庫存周期開始于2012年。在2015年行業市場出現轉折,產能低位與需求回暖共同帶來一個小陽春。但是,2016年開始,DLP拼接與小間距LED屏的市場競品戰,加壓“回春”的DLP拼接行業。導致DLP拼接市場二次觸底,行業經營格局惡化。
2016年,DLP拼接行業的基礎經營數據可以用兩個10%來概括:即均價下滑超過10%、行業銷售面積下降超過10%。其中,均價下滑的原因主要在于行業內競爭加劇和小間距LED的普及。行業銷售面積下降則主要在于小間距LED的競爭——由于這一新技術的挑戰,DLP拼接事實上已經成為“純高端”市場的產品選擇。這導致,雖然大屏顯示需求總量在增長,但細分到DLP拼接產品的市場規模卻在下降。
同時,眾多DLP拼接企業積極布局小間距LED產品,也進一步壓縮了DLP拼接的生存空間。尤其是第二代小間距LED屏,COB產品的出現和小間距LED產品向p1.2技術的推進,使得小間距LED對DLP拼接的可替代性上升到80%以上。
從廠商分布看,2016年“但凡單獨依賴DLP拼接產品線”的企業都出現了虧損;綜合性全顯示服務商則能夠在DLP產品線上盈利。同時,DLP拼接行業的萎縮,進一步導致市場集中化。2016年主動收縮DLP拼接產品線的企業,多數該產品線虧損額降低或者扭虧,轉型發展較快的企業則尋找到了新的增長點。單純依賴DLP拼接,且轉型緩慢的企業面臨生存危機。
2017年,艱難中繼續考慮周期疊加效應
2016年,DLP拼接行業的困難主要原因是競品產品的競爭,次要原因是以綜合顯示服務商為特征的企業,增加了DLP拼接供給端的參與規模。內外兩個原因,導致市場萎縮下,競爭激烈、價格戰不可避免。
這一邏輯與2012-2014年單純的經濟大周期下的“去庫存和去產能”需求完全不同。2012-214年這個低谷周期的核心原因,一方面是09-11年行業產能增加過快;另一方面是緊張的宏觀經濟形勢和貨幣政策。
對比歷史規律,2017年宏觀經濟形勢雖然企穩向上,但是貨幣政策重回中性偏緊;宏觀經濟去杠桿任務會導致需求端口徑的壓縮。同時,行業內部的競爭激烈、過剩品牌的出清過程還未完成,小間距LED的競品競爭亦在加劇。
尤其是小間距LED產品,2017年將是P1.2產品的普及大年,也是COB產品放量的元年。更高標準、二代技術的光環,將使得小間距LED行業對DLP拼接可替代性進一步增強。而且,小間距LED行業的內部競爭也在持續加劇、COB和表貼兩大陣營的較量,以及價格戰會對整個大屏市場形成“溢出”效應。即,第一,小間距LED更為好用的輿論認識;第二,小間距LED價格戰導致大屏市場整體均價下降;第三,COB技術帶來換代產品意識。這些均對DLP拼接行業呈現不利局面。
或者說,2017年DLP拼接行業面臨的是比以往都“嚴峻”且“復雜”的不利態勢。行業自身周期、宏觀經濟周期、競品產業周期的三大周期低谷重疊,市場參與者應未雨綢繆。不過,在行業廠商已經意識到問題所在的背景下,行業性的虧損下降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