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歐陽鐘燦:大尺寸AMOLED,我國與韓國處在同一起跑線
“新型顯示技術含量高、應用廣泛。我國從平板顯示弱國發展到大國,受到了政府的關心與指導。現在顯示技術走到向AMOLED演進的階段,技術和產品迭代的機遇挑戰來臨。大尺寸AMOLED,我國與韓國處在同一起跑線。”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歐陽鐘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顯示產業發展迅猛
“顯示產業符合信息革命的特點,技術含量高,應用廣泛,在信息技術中起到很大作用。簡單講,手機、平板、電視、筆記本等等都應用到平板顯示,平板顯示對中國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有重要作用。”談到我國將新型顯示納入《中國制造2025》戰略時,歐陽鐘燦表示。
歐陽鐘燦指出,美國最近幾年高舉制造回流政策,高度重視制造業的發展,表明其對實體經濟戰略重點的轉移。加上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后,對與美國有貿易往來的各國企業發聲,要求他們到美國建廠。前不久,富士康回應,準備在美國建立平板顯示廠,這也說明平板顯示對制造業的重要性。
在6年的時間內,我國顯示產業發展突飛猛進。
歐陽鐘燦透露,2010年前,我國平板顯示制造市占率不到全球的5%,2011年,京東方在合肥量產我國第一條6代TFT-LCD生產線,打破了國外對我國高世代生產線的封鎖。“近幾年我國大陸面板企業成長迅速,整體競爭力全面提升。”歐陽鐘燦說。
2016年我國大陸顯示面板出貨面積約7728萬平方米,全球占比近30%,躍居全球第二。到2017年,咨詢機構預測,我國大陸將成為全球最大顯示面板生產地區。
“從5%到近30%,這是了不起的進步。尤其令人振奮的是,2016年第四季度,京東方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占比超22%,超越LG和三星成為全球第一。我國從平板顯示弱國成長到平板顯示大國,是受到了政府的關心與指導。”歐陽鐘燦說。
發展AMOLED沒有時間表
盡管我國已經是液晶大國,行業發展依然有瓶頸。顯示技術發展很快,從當初的CRT彩電發展到液晶電視,中間只有短短的幾年。而從液晶電視發展到AMOLED電視,是不是也會只有幾年?歐陽鐘燦告訴記者,AMOLED沒有時間表。
“目前行業的瓶頸在于AM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新型顯示技術還不夠成熟,我們國家在這個領域的級別就相當于我國液晶在2010年的級別。”歐陽鐘燦說。
歐陽鐘燦接著說:“我國OLED的產量,99%供貨手機,三星在手機這樣的中小尺寸領域的AMOLED供貨占到99%,京東方、維信諾等廠商加起來的供貨量占比不到1%。瓶頸在于AMOLED真的是技術含量很高的技術,三星使用了很多日本的技術,同時自己也研發了技術,甚至將陶氏公司的先進材料引入進來,投入了大量資源。我們現在正在追趕、補足。”
AMOLED發展走向分為中小尺寸和大尺寸兩個方向。中小尺寸AMOLED主要用于手機,大尺寸的主要用于電視。中小尺寸的AMOLED市場前景更加明朗。
“將來中小尺寸的顯示平板,特別是手機,將往AMOLED發展。到2020年,中小尺寸的OLED的產值可能占到20%。”歐陽鐘燦預言。
但是,歐陽鐘燦也指出,用于中小尺寸的AMOLED的美好前景也可能沒那么快到來。“傳言2017年蘋果要用AMOLED做手機,但是其實也不一定。富士康是蘋果手機最大的代工廠,前不久突然在廣州投資建10.5代液晶生產線,已經動土。富士康最了解蘋果的需求,它的舉動透露出來的信號很令人回味。”他說。
大尺寸AMOLED的市場前景則相對看空。AMOLED之所以用到手機上,歐陽鐘燦解釋,AMOLED屏幕壽命短,如果使用3年以上,藍光就會變紅,而手機1.5年就換代,正好不影響屏幕使用。但是如果用在電視上,則是不行的。“大尺寸顯示平板技術,液晶+量子點將是發展趨勢,AMOLED的可能性比較小。”他說。
不過,“越是這樣,我們和國外的發展就越是處在同一起跑線上。AMOLED電視沒有固定的時間,沒有固定的工藝。現在韓國政局也不太穩定,這對我國發展AMOLED是機遇。”歐陽鐘燦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
李東生:呼吁各級政府加大對半導體顯示/芯片產業支持力度
3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前一天,直接從巴塞羅那移動世界大會(MWC)趕來參加兩會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董事長、CEO李東生帶來了一份題為《關于對半導體顯示/芯片產業加大支持力度的建議》。他指出,半導體芯片和半導體顯示產業是提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力最重要的基礎,建議國家采取切實有效的綜合措施支持這些產業的發展。
李東生表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電子信息產業中一個蓬勃崛起的力量,正在從跟隨者變成領先者,但是中國企業進入電子信息核心基礎領域比較晚,目前還面臨較大的挑戰和壓力。他提出,以半導體顯示和半導體芯片為代表的電子信息核心基礎產業,其技術和資本門檻都比較高,投資回報率比較低,社會資本很難“眷顧”,在以企業自身投資為主的情況下,建議國家采取切實有效的綜合措施加以支持。
“首先我認為,對于工業項目或者重資產項目,企業一定是投資的主體,企業應承擔主要的責任。”李東生表示。但是,他進一步提出,政府在項目的資金投入和政策上給予支持,將給企業帶來很實在的幫助,他尤其提出,由于電子信息核心基礎產業投資大、見效慢,折舊費用高,希望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能在稅收等政策上給予支持。
李東生就政府如何幫助半導體顯示和半導體芯片產業提升競爭力提出以下具體建議:
第一,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27號文),集成電路企業享受“兩免三減半”或“五免五減半”企業所得稅優惠。另外,從2000年到2005年,國家曾經對半導體芯片企業按照6%的稅率征收增值稅。半導體芯片和半導體顯示產業都具有投資金額大、回報期長、技術流程相似、戰略意義顯著等特點,建議上述“兩免三減半”、“五免五減半”及6%增值稅率政策也在半導體顯示產業中推行。
第二,繼續保持國家對重大項目資本金投入政府財政貼息的政策。
第三,建議國家出臺相關財稅政策,對上述兩個產業的企業以稅后利潤再投資新項目,即利潤轉增資本部分,免除企業所得稅,并返還利潤再投資金額已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李東生表示,如果政府能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劃和《中國制造2025》,對相關薄弱的、需要大力發展的產業制定出一些指導性的政策和配套的財稅政策,中國企業只需要5-8年,就可以和國外同行平等競爭。“我們一定要以這個為目標,以堅韌不拔的精神持續努力,企業不可能長期依賴政府的支持。”李東生表示。
李東生今年的全國人大會議建議
3月4日下午,我們公司組織了兩會代表媒體見面會,有七十多家媒體參加。我向大家介紹了TCL在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戰略和思考,闡述了對于全球產業發展的分析和判斷,同時也回答了各位記者媒體朋友提出的問題。大家非常關注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關注中國產業在全球競爭力的提升。我認為中國企業已經從過往的跟隨者,變成在很多領域的產業領先者。我相信,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各自領域成為行業的領導者。我希望TCL能成為當中的一員。以下是我今年全國人大的建議:《關于對半導體顯示/芯片產業加大支持力度的建議》
(來源:《中國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