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正在進入互聯網+和數字化轉型階段,對云計算的接受程度不斷提升。據IDC預測,2017年中國公有云(主要指IaaS、PaaS)市場規模將超過150億元,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帶動的云計算消費將進一步提升公有云的市場需求和空間。預計到2020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3900億美元。與2015年的1800億美元規模相比,意味著該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7%。

目前云計算的應用正在逐漸擴散,從游戲、電商、移動、社交等在內的互聯網行業向制造、金融、交通、醫療健康等傳統行業轉變。據報道,目前超過90%的客戶對云服務的需求為:替換或者升級現有的云服務、某些非關鍵應用,以及創建新的數字業務。 據了解目前在《財富》全球50強企業當中,有48家公司公開宣布了自己的云部署計劃,其中多家企業的IT部門已在廣泛使用云服務。
2017年,全球性的云計算市場可能真正進入爆發年,我們可以看到很明顯的趨勢是在于人工智能是這些公司目前主要的方向之一,另外一方面,云計算的市場從一開始為中小公司提供網站運行的基礎設施的簡單途徑,被更多的大型公司認可,這是達到穩定和強大并且快速計算能力的有效途徑的方式。
云計算市場風起云涌,已經是國內、國際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據數據顯示,與2012年相比,當前來自公共和私有云服務及相關設備的利潤達到了2012年時期的4倍,其中向終端客戶提供云服務的提供商占據了其中20%的利潤,而在2012年,這些提供商幾乎根本不存在,可見涌入云計算市場平臺之多。
即使在國內用戶對云計算的接受程度已經越來越高,但隨著市面上云平臺、云服務的種類和數量不斷攀升,許多企業身處云計算的浪潮,如何精確地評估自己的需求,通過云計算的優勢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是目前這些企業所面臨的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