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RSS | |||
|
![]() |
2017年,對戶外廣告行業而言,仍將是繼續演變之年。Posterscope美國最近發布了今年的行業趨勢預測報告,并且相信,這些趨勢將會為戶外媒體的策劃、購買和投放帶來顯著的提升。
以下為Posterscope的幾點關鍵性預測。
數據從自有到共享
可用的數據越來越多,這無疑將會對戶外廣告活動的策劃帶來深遠的影響。數據將從自有走向公開與共享,最終實現更為有效的跨媒體廣告活動策劃。數據共享將造福于所有媒體類型,戶外有望突破數據的瓶頸,無縫地整合到更為廣泛的數字媒介策略當中來。
渤思評點:數據這個詞,已經被行業用濫了,自有也好,共享也罷,新的一年,行業如果不主動擁抱數據的話,它其實和我們沒太大關系。
廣告主要數據,代理商也跟著說缺數據,問題是,現在根本就不是一個缺數據的時代,缺的是行業面對真實數據的勇氣、一個標準化且可以被產業上下所接受的受眾測量貨幣,缺的是懂數據、能夠將數據轉化為洞察,融入到戶外廣告投放活動當中來的人。
數據是客觀存在的,但是使用數據背后的人卻是主觀易變的,所以,標準比方法更重要,沒有標準,各自為戰,何談融入大的數字媒介格局,至少要通過統一的大數據標準解決戶外受眾數量與構成的問題,不然行業不過是從小數據忽悠進入了大數據忽悠的新階段。
位置、社交及實時數據
實時用戶行為數據追蹤技術的進展,使得戶外更具預測性,知道特定受眾的位置,以及什么樣的信息會激發有效的互動等等。通過將位置、社交及移動數據進行整合,代理商可以更好地明白受眾實時的行為變化,從而讓廣告主可以大規模地投放更為精準的廣告信息。
渤思評點:實時,這是一個行業難言的敏感詞匯。走在大街上,我們能看到幾個實時的廣告?行業的實時恐怕仍處于噱頭的階段,基于實時網絡數據來觸發播放預設的特定創意內容,是行業目前看來可落地的傳播模式,這在表面看來,無非是變化個畫面而已,風險也比實時直播要小很多。
場景化內容成常態
今天的消費者期望甚至要求與之相關并且能夠引發其共鳴的內容,為合適的受眾投放合適的內容已不再是行業的一個選擇題,而是成了一道必答題。今年,行業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通過使用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媒體數據以及實時的內容傳輸平臺,動態、場景化的內容將成為常態,而不僅僅是少量獲獎公司的專利。
渤思評點:就現實而言,場景化內容這幾個字,就意味著更多技術和人力的投入,意味著成本的增加,不一定換來收入的增加,所以說,想要說服媒體公司如此行,難,但是如果有第三方平臺提供技術、創意、數據和人才的支持,是否這個事情就會變得稍微容易一點?關鍵還是媒體主思路的改變,思路決定出路。
程序化,從理論到更大范圍的實踐
自動投放在戶外廣告領域正在取得巨大進展,今年,可以讓品牌實時投放創意內容的程序化平臺將成行業標配,戶外由此可以做到像其他媒體一樣的靈活投放。
渤思評點:呵呵,風乍起,程序化投放,也就是如上面所說,基于實時數據自動觸發預設廣告畫面,今年,這個的普及應該要更靠譜一點。
與科技發展保持同步
近年來,隨著一系列炫酷技術的出現,如面部識別、增強實景等,一些敢為人先的品牌和代理商都開始有做這些方面的應用。數字和物質世界的融合將為品牌創造很多新的機會,使用戶外來與目標受眾進行互動。隨著人們對技術越來越有信心,其成本也在下降,戶外有望拓展其技術整合的邊界。
渤思評點:不管戶外怎么應用新科技,始終不要忘記自己的優勢,大,強化這個優勢,可以大而巧,也可以小而暖,但是切記不要試圖成為其他任何一個媒體。
品牌或廣告,都要回饋社會
研究表明,消費者更有可能支持那些熱心公益的品牌,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購買的產品可以對社會造成積極的影響,隨著品牌越來越難贏得消費者的忠誠,越來越難以在嘈雜的戶外環境中吸引他們的注意,企業社會責任因此會成為企業標準化運營流程的標配。期待品牌擁抱社會化的戶外廣告活動,為消費者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而不僅僅是創造一種單方面的對話。
渤思評點:廣告服務化、內容化,無法就是以人為本,說了那么久,做便是了,Just do it!
(來源:渤思戶外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