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6年,信號處理行業發展迎來了理性而活躍的一年,無論是廠商市場布局層面還是行業應用層面,都在圍繞著行業的熱點發展。本文將為您盤點2016年信號處理的熱門潮流,以便您對2016年整個信號處理行業市場的發展脈絡進行更為清晰的梳理。
熱點四:云
2016年,云的概念不再像往前一樣大大肆炒作,而是走向了真正的落地與快速發展。IFCOMM2016——幾乎每一個顯示產品企業、信號處理系統供應者,都有圍繞云、互聯網+的產品展出,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擁抱云計算、踏踏實實的使用云為用戶提供增值的功能與服務。
近年來,互聯網以裂變的速度沖擊著傳統行業,而“云”則為大屏拼接提供了一種與網絡融合的快速通道。在傳統的大屏拼接系統中,拼接屏只是作為顯示終端,且與系統外的世界隔絕,而隨著可視化的發展,大屏系統要為用戶提供更深層次的內容,甚至為用戶的重大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大屏顯示系統更需要承載海量數據的接入等等,應用需求的變化,需要大屏幕系統跨出系統本身的邊界,實現更大范圍的互聯互通。而云的接入,讓信號處理體現出了的重要的價值。
傳統的系統相互獨立,而云的應用,使得這一現狀得以改變,基于云構建各種信號傳統平臺或控制平臺,可以將來各種信號通過網絡的方式接入。大屏拼接系統也將不再只是顯示的終端,而是成為海量數據的接收與顯示的“中心”。云,它賦予拼接屏更全新的意義,并將這種意義真正轉換為為用戶所接受的核心價值。
目前,順應“云”的發展趨勢,信號處理行業內的廠商正在積極調整自己的產品結構,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為行業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熱點五:協作
這是一個追求便捷和效率的時代,這也一個體驗至上的時代,以用戶需求、提升用戶體驗為導向發展模式正成為企業踐行的方向,這一方向的轉變,讓“協作”概念在近幾年內迅速發起,且熱度一年更勝一年。
從以產品為中心向用戶為中心的轉變,市場進入精耕細作時期,企業需要明確定位細分市場,推出差異化產品和深度聚焦的解決方案才能打動用戶的歡心,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挖掘軟硬件獨特的功能并結合到自己的方案中去,通過功能的組合發揮出更高功效。如巴可、快思聰、克萊默、AMX、威創、小鳥科技等大量廠商都開始了協作產品和解決方案的投入,由大至控制室、安防領域,小至會議室,都有眾多廠商在跟進。
在專業AV領域,協作已經成為系統不可或缺的部分,受到所有廠商和業者都高度重視。如巴可就把協作看作是非常重要的產品發展方向之一;作為亞洲智慧控制行業的領導者的快思聰,在幾年也一直在致力于打造一個移動、協作、互聯的智慧世界;而克萊默、AMX威創等公司的會議管理類協作產品更是已經被廣泛應用;小鳥科技最近幾年一直在致力于“可視化協作”的發展,并針對不同領域推出了創新的DMIS可視化協作系統;另外,就連一直專注于分布式信號處理系統的上海寰視(MicsView)也忍不住推出了針對會議協作軟件“米享”。
隨著AV與IT融合的深入以及IP化的發展,專業AV系統已經從相對孤立的系統中走出,在很多情況下,專業AV系統都需要與系統外的其它IT類設備或系統相連,藉由這些協作類產品,專業AV視聽系統與其它設備的互通互聯無論在流程、效率,還是便捷性以及體驗性方面都可以得到大的提升。
技術熱點六:VR/AR
作為互聯網的下一個“風口”,虛擬現實/增強現實(VR/AR)無疑是本年度各行各業最熱的話題,在信號處理行業也不例外。
對于VA/AR技術,信號處理行業討論最多主要集中在圖像處理、交互以及延時等方面,其中,實時精準定位、跟蹤技術、屏幕顯示延時、場景色調等技術等都重點研究的方向。以虛擬現實為例,要求顯示達到4k以上或8K,120赫茲的刷新率才能獲得良好體驗效果,才能給用戶全視角顯示帶來高沉浸感,而這將給數據傳輸帶來了不小的挑戰。考慮到超高清低時延與360度全景等因素對網絡傳輸的更高要求,虛擬現實將為信號傳輸設備提供發展動能。目前,信號處理行業的不少設備已經不限于4K,,4K以上或支持8K的設備也并不少見,另外不少廠商還推出了低帶寬的傳輸方案,以應對未來顯示技術的發展。
再看VR虛擬仿真,虛擬仿真為了達到貼近真實的顯示效果,通常采用環形幕高清邊緣融合投影系統作為圖像顯示系統。因而邊緣融合設備也是實現虛擬仿真必不可少的設備之一。目前市面上既有基于硬件的仿真融合系統,也有通過視景服務器實現的軟件融合,或是取二者之長的軟硬融合設備。但對于虛擬仿真技術來說,并非所有的融合產品都適應。首先,虛擬仿真技術的空間視錐算法中的特殊性,需要融合產品具備解決復雜立體幾何計算的能力;其次,虛擬仿真需要超低圖像延遲與超高的同步性;等等,虛擬仿真技術給邊緣融合設備廠商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目前,行業內的不少融合處理器廠商已不滿足于普通的邊緣融合,都在朝全景式的邊緣融合或仿真融合方向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