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已過,國慶將至,每逢節假日,企業和經銷商都會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節日營銷”活動。在我看來,“節日營銷”與日常的營銷不同,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節日文化及節日氛圍,因此不同的消費群體其節日消費心理也都會有所不同。
節日氛圍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了更親密接觸的機會,企業應該根據不同節日的不同文化氛圍,開展有針對性的“節日營銷”,充分挖掘和利用節日本身的文化內涵,并與企業產品結合起來,這樣可以吸引到更多消費者的關注,從而達到“節日營銷”預期效果,提升銷量。

企業開展“節日營銷”必須要善于制造熱點,想別人之未曾想,做別人之未曾做,并整合媒體廣告與渠道資源,讓廣大消費者知曉企業有相關的“節日營銷”活動。同時,“節日營銷”需明確目標,企業要為將要開展的活動確立一個突出的主題,提前造勢。
那么,企業風風火火搞“節日營銷”,究竟有何好處?在我看來,主要包括:第一、“節日營銷”可以引起消費者共鳴,從而吸引到更多的關注,加深消費者對品牌及產品的印象;第二、“節日營銷”對品牌的宣傳與傳播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這包括營銷之前企業自身的對外宣傳和營銷之后消費者之間的間接宣傳;第三、不管什么營銷,其最終目的都是要將產品賣出去。
企業在營銷過程中,特別是像“節日營銷”這種時間短、集中度高,且需要投入較多人力、物力的營銷手段,要想實現投入產出最大化,企業自身要做到“心中有數”。首先,企業“節日營銷”要精準定位,規劃好預算,確認好最佳的節日活動方案,不要陷入“甩賣風”“折價風”的節日促銷誤區,要有自己的“特色”,雖是大眾都在舉行“節日營銷”活動,但也要從中做到和體現出“差異”;其次,企業在搞活動時,要最大程度地去刺激顧客的購買欲望,做好“節日營銷”主題廣告宣傳,從畫面、標題到方案、活動細節等均要突出節日氛圍,以主題廣告營造節日商機;最后,與“節日營銷”相關的部門需要保障活動的各類資源及時到位,如此才能實現“節日營銷”投入產出最大化。
“節日營銷”有兩個方向:一是“營銷產品”;二是“營銷品牌”。“節日營銷”的重點究竟是“營銷產品”還是“營銷品牌”?這個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是企業有針對性地營銷節日消費類產品,那自然要以“營銷產品”為重點。我認為,只有“營銷品牌”與“營銷產品”同時策劃、宣傳、推廣,才能讓“節日營銷”達到最佳效果,如視貝的“節日營銷”策略就是“營銷產品”與“營銷品牌”兩者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