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導 讀:LED被稱為第四代光源,與傳統光源相比,具有不可比擬的優點。但這幾年由于競爭激烈,產能過剩,企業的日子越來越難過。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制造2025的全面實施年。如何加快LED行業發展,使其重回青春,是目前行業最為關心的話題。
LED被稱為第四代光源,與傳統光源相比,具有不可比擬的優點。但這幾年由于競爭激烈,產能過剩,企業的日子越來越難過。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制造2025的全面實施年。如何加快LED行業發展,使其重回青春,是目前行業最為關心的話題。
從現實來看,我國LED燈的國內市場潛力巨大。無論是新增購房者、存量家庭使用,還是公共場所光源的采用,都有燈具更新換代的需求。而傳統能源儲量不足,也讓光伏等新興能源的市場廣闊。
造成新興產業“未老先衰”的原因,是“供給側”改革被忽視的結果。對于新興產業的發展,一開始保護生產企業的積極性是對的,但到后來,不能一味地鼓勵生產而忽視消費市場。特別是過去的一些產業政策,扶持生產,扶持技術,扶持供給,卻往往忽視需求,結果造成了市場的供需嚴重不平衡。
出口競爭激烈 核心技術是關鍵
早在2012年之前,中國led顯示屏產業就已經占據了全球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經歷高速發展,整個行業有超過200多億的產值。而近年來,全球經濟發展不斷加速,價格戰在各個led顯示屏行業之間競相上演,企業競爭愈演愈烈,雖然出口額逐年遞增,但是外貿出口問題頻發,貿易壁壘、成本上漲等一系列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
在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下,中國外貿為何頻頻中槍,歸根結底,掌握核心技術才是競爭的關鍵。有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LED照明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在全國出口企業中擁有自主品牌的只有20%,自主品牌出口約占全國出口總額的1%,貿易中的“貼牌”現象仍十分普遍。一旦被調查的中國LED產品被扣以高額反傾銷稅后,將會失去價格優勢,對于缺乏品牌效力的國貨來說其競爭力便會大打折扣。
綠色產業升級 節能環保要重視
近日,環保部發布了題為“新常態下環保對經濟的影響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節能環保產業以15%至20%的速度增長,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已達677億美元,居全球之首。據悉,在“十三五”規劃中,節能減排、循環經濟、污染治理等理念也將繼續得到重視和強化,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產業前景樂觀。
面對環保產業的增長速度,以及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巨額投資,led顯示屏行業也將部署能源結構調整戰略,步入綠色經濟時代。隨著環保觀念和技術的不斷提升,節能led顯示屏產品在市場上得到越來越好的反響。
“十三五”是行業改革之年,如何抓住機遇,實現產業健康持續發展,是政府和企業需要思考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