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ed顯示屏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從飛速到穩步再到緩慢,看似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發展變遷,但如果仔細研究led顯示屏的發展歷程,我們會發現led顯示屏的發展一直都并不是很慢,雖然近兩年來進入一個“瓶頸期”,但是相對于其他行業的穩定期來說,led顯示屏仍然處于較快發展的行列。正因為發展速度過快,也導致led顯示屏市場存在著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
城市的街頭巷尾,高速公路的南來北往,我們都能看到led顯示屏的身影。那些耀眼的色彩給我們帶來的不是享受,而是負面的影響。當夜幕降臨,萬家燈火俱靜之時,想看一看夜晚的天空,會發現各種各樣的光已然將天空“照亮”,根本捕捉不到想要的風景;當你駕車行駛在城市街道上時,那動人的led顯示屏所播放的超亮畫面,會分散你的注意力,打破你駕駛的專注。
這個問題近年來已經得到重視,并已經進行了大幅度的整改,使這種狀況也得以緩解。相關管理部門采取了限制點亮時間和亮度的方法,led顯示屏廠家則采用的是自動亮度調節功能,根據環境的亮度進行自我調節,不僅可以更節能,而且滋民擾民的弊病也能得以克服。
再者就是led顯示屏著火問題。關于led顯示屏著火引發的火災事故幾乎每年都有,或許一些火災并非led顯示屏本身引起,只是殃及池魚,但是led顯示屏的安全性仍要提上日程。led顯示屏由很多個模塊拼接而成,顯示屏的面積越大,模塊越多,功率就越大,散熱問題越發突出,用電帶來的隱患就越多。
對于led顯示屏來說最直觀的問題還是價格,價格一項在消費者的購買意愿中占據了50%以上的比重。除了小間距產品,led顯示屏的價格差不多趨于穩定,而且隨著技術的發展,價格有逐年降低的趨勢。近兩年小間距產品在用戶之間廣泛傳播,小間距led顯示屏的突出優勢瞬間得到很多消費者的肯定,但是小間距產品因采用芯片較多而引起的的價格過高也許是小間距應用推廣的一只“攔路虎”。
現階段有些led顯示屏廠家已經成功做到了0.7mm的小間距產品的產出,但是真正應用呢?連1.2mm的小間距產品的應用都屈指可數。從觀看效果和成本控制上來說1.0mm甚至1.2mm的小間距就已經能夠完全滿足觀看的需要了,更何況就是1.2mm的小間距產品其價格都已經讓消費者難以接受了。對于led顯示屏廠家來說,目前最重要的并不是開發更小點間距的led顯示屏,而是怎么能夠把現有的技術真正投入應用。要用戶接受自己的產品,首先就要直面性價比,如果在價格上不能讓消費者接受,產品再好也只能用于純粹的展示。對產品的價格和性能要綜合考慮,只有產品擁有足夠的價值,給消費者的價格才不會讓人避而遠之。
西昌衛星發射基地-P1.6小間距led顯示屏
2014年,上海三思運用于西昌衛星發射基地的P1.6小間距led顯示屏見證了再入返回式試驗飛船的成功發射,開創了小間距led顯示屏應用于航天事業之先河。用戶看到小間距led顯示屏的高質量后,會對小間距產品更加肯定。只要其價格和價值能夠相符,用戶怎么會放棄更好的產品呢?
總的來說,led顯示屏行業的發展中出現過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很多的問題都被廠家們解決,并得到用戶的認可。led顯示屏的發展其實也是一個尋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如今對于led顯示屏廠家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小間距,無窮的機遇也帶來了諸多的問題,誰能夠為用戶解決更多的問題,誰就能得到用戶的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