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多彩亮麗的戶外廣告已成為現代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少戶外廣告由于內容、設置以及管理不規范,衍生出一系列問題,比如說有一些廣告牌設置位置不規范、數量多而雜亂,有礙市容觀瞻,還有一些廣告牌破損老化嚴重,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對于LED戶外廣告屏來講,目前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光污染”。
具體標準缺失,定量定性很困難:
近年,LED戶外廣告大屏市場迅速發展,亮度如何限制,國家相關法規里暫時還沒有一個可以統一參考的具體規定,目前只有上海、北京等一些大城市制定了地方性相關管理標準,但是各地方都進行了多次整改行動,也撤掉很多LED戶外顯示屏,然而由于多種原因,造成“這邊剛撤,那邊就上”的情況屢屢出現。同時由于很多地方對光污染沒有具體參數標準,如何處理成了很棘手的問題。
就拿近日的一則新聞來說,福州12345平臺,多次收到關于某廣場光污染擾民投訴,雖然福州市燈管辦回復居民:工作人員已通知其相關負責人,要求其晚上10點以后熄燈關屏并調低亮度,但效果并不明顯。福州市燈管辦相關負責人坦言,福州現有法規沒有對戶外LED屏幕的亮度進行限制,已成為燈光監管的最大癥結。
海口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公共管理處處長張鴻表示:戶外廣告屏主要存在亮度問題,他們平時巡查遇到亮度過亮、刺眼的廣告屏,都會盯囑廣告公司調低亮度。而他們執法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亮度的測定,這需要一個技術部門來處理。
堵不如疏:
很多地方政府都為戶外廣告“光污染”管理十分頭疼,有些干脆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嚴格把控審批程序,不合格就拆,。但這也可能導致很多商家干脆不走“明道”,走“暗道”,未經過相關部門審批“上戶”就擅自發布,反而加劇了政府的管理難度。
一禁了之的做法過于武斷,堵不如疏,有關部門除了盡快出臺相適應的的光污染管理條例,還可以采取定期拍賣、評估戶外廣告牌的方式,同時區別對待那些已設置的“黑戶”廣告牌:有礙市容的、不符合規劃的可以拆;能整改的責令整改;部分做得好的,也應該予以保留,將其納入“正規軍”。
技術更新,led大屏幕拒絕“背鍋”:
當前led顯示屏技術有了極大的提升,很多產品都能做到系統自動調節亮度,可以根據不同環境自動調節,同時多級灰度矯正技術大大的改善了色彩在過度上的硬度,使人們在觀看時可以感覺色彩柔和……這些技術的更新升級,可以極大地改善led大屏幕城市“光污染”狀況,但這還遠遠不夠,未來需要屏企在這方面繼續深耕,為led大屏幕脫掉“光污染”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