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2016上海智慧城市體驗周開幕式暨2016全球分享經濟高峰論壇在上海大劇院舉行。本次活動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上海市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人民網上海頻道主辦。
海市經信委主任陳鳴波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2011年以來,上海將智慧城市建設作為城市創新轉型的重要支撐,推動實施了兩個三年行動計劃。“兩個三年行動計劃以來,我們做了以下工作,一個是著力深化信息化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主要圍繞民生訴求‘補短板’,加強智慧社區、智慧商圈、智慧村莊、智慧園區和智慧新城的建設;另一方面著力提升信息基礎設施功能,加強寬帶接入、無線覆蓋建設,光纖到戶覆蓋全市940萬戶家庭,家庭寬帶平均接入帶寬達到56M。”
除此之外,上海著力推進新一代技術自主研發和產業化,今年前三季度,上海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5173億、同比增長15.1%,信息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約7%。
陳鳴波表示,今年是“十三五”開局年,我們編制發布了上海智慧城市建設“十三五”規劃,推動實施信息化領先發展和帶動戰略,提出到2020年上海信息化整體水平繼續保持國內領先地位,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初步建設以泛在化、融合化、智慧化為新特征的智慧城市。
陳鳴波說,上海高度重視促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發展,制定相關實施意見和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應用2016-2018年行動計劃。“我們將積極推動包括分享經濟在內的互聯網新經濟,鼓勵互聯網企業與各行業加速融合互動,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引擎、注入新動力。”
創建面向未來的智慧城市,是上海建設“四個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有效支撐,是落實網絡強國、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保證。經過2011年-2013年,2014年-2016年兩輪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上海智慧城市已形成相對完備的頂層設計和推進機制,上海連續3年在國家權威機構發布的信息化排名中名列全國第一。2016年9月,上海市政府印發了《上海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十三五”規劃》,根據規劃,到2020年,上海信息化整體水平繼續保持國內領先,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初步建成以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為新特征的智慧城市。
為更好地宣傳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設,前期啟動的上海智慧城市VI征集活動得到了專業人士和普通民眾的廣泛參與,經過兩個多月的征集、整理、展示,共征集宣傳口號一百七十條,標識、字體、吉祥物共近兩百個。最終甄選出最能代表上海市智慧城市的新形象。在開幕式上,將發布智慧城市新形象。
上海是中國分享經濟產業發展的高地,在將要舉行的全球分享經濟論壇上,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將圍繞“中國分享經濟行業的優勢和劣勢、分享經濟未來的可能和機遇”這一熱點話題進行討論。
據悉,2016智慧城市體驗周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以智慧應用、創業創新、產城融合、智能制造、互聯共享為主要方向,以“惠享生活、創想未來”為主題,將在全上海范圍內開展包括“智慧城市定向賽”、“2016上海造客大趴暨黃浦區智慧城市進萬家活動”、“智慧城市創新發展峰會”等亮點活動在內的50余個活動,讓廣大市民不僅學在體驗周、玩在體驗周、樂在體驗周,還會享受在體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