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經濟下行背景下,大潮退去方知誰在裸泳。2016,這個冬天對于中國制造業來說很殘酷……
很多人都很認同一句話“當前的制造業沒有技術的企業就沒有市場”。的確如此,眼下的經濟大環境發展趨緩,而制造業又面臨著原材料、運輸成本輪番上漲的挑戰,如果企業的技術再不給力,那么被市場淘汰的危險將大大增加。“無技術,不市場”這話是沒錯,然而事實上“有技術,沒市場”的企業卻也存在不少。
在led顯示屏行業內,也有不少屏企經歷了或者正在經歷“有技術,卻沒有市場”難關,有的能找對出路順利過關,結合技術打開市場,一舉成功;而有的卻就此陷入困局,再也出不來,最終淘汰出局。為什么會這樣?它們明明擁有優于其他企業的技術,產品卻仍然賣不出去,企業就是打不開市場,到底它們的“死因”為何?
比方說一家擁有優秀技術型的公司,一般來講它的創始人都是做技術出身的,它們在技術領域他們擁有一種天生的優越感,做出來的產品也常常會有令人贊嘆的效果,但往往在公司的市場方面也很容易陷入“被動銷售”的自負策略中——他們可能固執的認為自己的技術已經足夠牛逼,不需要在市場這塊投入過多,就像深巷之酒,總有人會聞“香”而來。
“我們的技術很好,產品也很優秀,可是為什么就是賣不出去?”這是業內一家做技術出身的企業負責人的原話。“我們在做市場市場調查發現,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們企業,也不知道我們的產品,更別說購買了,在市場這塊我們太薄弱了……”他感嘆道。
這位負責人又說道:在摸索市場的過程中,也有不少人建議他們在產品定價上采取更為貼近市場的價格來打通市場,然而他們卻覺得那是“賤賣”,定價往往遠高于其他品牌的價格。的確,好產品應該值得更好的價格,但是在你沒有市場地位,也未形成品牌效應前,過于固守“身價”,只會讓自己陷入絕境。
其實不只是技術型公司會不自覺的忽略市場,反之做市場起家的公司,在對技術方面也常常容易掉以輕心。技術與市場似乎天生相愛相殺——然而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講它們又是相輔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但有時候企業想要做到“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又常常得不償失,也容易踏入“死地”,這就關系企業自身的定位問題——渠道打市場,高端做品牌,做好自己的市場定位。
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單純重技術和單純重市場明顯已經不適宜了。接下來屏企都更需要專注技術提升產品品質,做好售后服務,拓寬市場渠道,做好企業品牌推廣,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才能牢牢穩住自己的市場,從而占據市場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