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參考消息網1月18日報道 外媒稱,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已排除用美元以外的貨幣放貸,這是該行新行長17日表示的,這個信號表明北京方面不會把這家開發銀行當作一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平臺。
據英國《金融時報》1月18日報道,分析人士表示,亞投行如果用人民幣放貸將帶來挑戰,因為多數成員國很可能用美元認繳股本,而借款人拿了人民幣沒什么用——除非他們依靠中國供應商。
即使是對中國而言,創建該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尋找更有利可圖的投資外匯儲備的渠道,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主要投資于低收益的美國國債。
中國長期抱怨稱,現有的多邊機構由西方國家主導。上月,美國國會批準了擱置已久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改革方案,這將提高中國在該組織的投票權份額。
去年11月,IMF還認可人民幣為全球儲備貨幣之一,使其加入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的行列。
總部位于北京的亞投行有1000億美元股本和57個創始成員國,其中30個國家的立法機構已經批準了該行的章程,其余國家仍有待批準。
中國26%的投票權份額將迫使中國與其他成員國凝聚共識,但也保留了北京方面的否決權,因為該行的章程要求重要決定獲得75%的絕對多數支持。
北京還帶頭建立了新開發銀行(New Development Bank),該行也擁有1000億美元初始資本,合作伙伴是同為金磚國家(Brics)的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
世行和亞開行官員們表示,他們歡迎這兩家新機構,但批評人士擔心,亞投行不會堅守嚴格的勞工、環境和公司治理標準。
相關報道
外媒:亞投行“逆風起航”面對考驗
日本《朝日新聞》1月17日報道,有57個創始成員國的亞投行16日在北京正式開業。中國設立亞投行旨在成為國際社會的領頭羊。盡管中國展示了讓亞投行比肩現有國際金融機構的自信,但中國本身經濟放緩就已足夠讓世界擔心。亞投行在這種背景下可以說是逆風中起航。
從亞投行構想提出到正式開業的800個日夜,中國的項目可以說一個接一個。連接中國和歐洲的“一帶一路”構想可以催生巨大的基礎設施需求,讓人們看到了一幅宏偉藍圖。不僅發展中國家能因此獲益,發達國家也能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