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受全球市場需求疲軟及市場競爭加劇影響,2015年全球LED芯片市場步入微增長態勢。據高工產研LED研究所(GGII)最新《2016年中國LED芯片行業調研報告(第七版)》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LED芯片產值規模預計達到446億元,同比增長1.4%,其中中國大陸企業LED芯片產值規模達到108億元,同比增長8%,而臺灣地區LED芯片產值規模約88億元,同比減少9.1%,其他區域LED芯片產值規模合計249億元,同比增長2.05%。
從全球LED芯片市場格局來看,臺灣作為夾在中國大陸和日韓歐美之間的第二陣營代表,其市場正在不斷被后起直追的第三陣營代表中國大陸芯片企業所取代,而以日本、歐美廠商為代表的第一陣營由于其產品定位相對較高,受市場競爭影響相對較小,企業LED芯片規模略有增長。
中國芯片市場現狀及格局
2015年,中國LED芯片行業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30億元,同比增長8.3%,其中大陸企業LED芯片產值108億元,臺灣廠商在大陸芯片產值22億元。2015年,三安、華燦等芯片大廠持續擴產,加之下游需求放緩明顯,行業競爭加劇,芯片價格下滑幅度較大,全年LED芯片產量增長達60%,但產值僅增8.3%。
2015年,中國LED芯片前五企業LED芯片營收規模預計可達70億元,占國內企業產值比重達64.8%。受市場需求放緩及競爭加劇影響,2015年,中國大陸LED芯片企業擴產腳步明顯放緩,新增MOCVD設備數明顯減少,全年MOCVD凈增加量約50臺,中國LED行業MOCVD保有量增加至1222臺。受市場需求量持續增長影響,中國LED芯片行業MOCVD開機率達85%,產能利用率提升至70%。
市場競爭特點
2015年,中國LED芯片企業競爭呈現出三大特點:一是企業被迫接受價格戰,芯片價格全面快速下降;二是企業向上聯合或投入新興領域加強企業盈利能力;三是企業向下聯合保障企業銷量。
從2014年第四季度起,中國LED照明產品出口額增速明顯放緩,而2015年年初,多數企業預想的增速回升并沒有到來,相反增速進一步放緩,面對應用市場需求量的快速放緩,在2015年上半年,LED產業鏈內出現了一波較為明顯的降價潮,而LED芯片作為產業鏈的上游也突破了以往價格緩慢下降的局面。
2015年上半年,中國LED芯片行業多數芯片企業產品價格降幅達到20%以上,而作為中國LED芯片龍頭企業的三安光電更是引領了這波降價潮。面對應用市場需求放緩,且為了加大芯片的國產化進程,以三安光電為首的國內領先幾家芯片企業紛紛降價來迎合市場需求,而受此影響,被迫進行的價格戰成了2015年全年的主題曲,同時受此影響,超過10芯片企業現已停產或退出,其中不乏體量較大的企業。此為2015年中國LED芯片市場競爭特點之一。
其二,面對應用市場需求放緩以及對未來市場的保守估計,LED芯片企業紛紛尋求各種途徑以求加強企業競爭力以及盈利能力。2015年6月德豪潤達計劃募集資金投資LED倒裝芯片項目和LED芯片級封裝項目,2015年10月圓融光電收購青島杰生電氣轉型深紫外市場,2015年9月,華燦光電收購藍晶科技。以上案例均為芯片企業面對日趨嚴峻的芯片格局所不得不作的改變。
此外,面對中國大陸芯片企業的不斷壯大以及市場對大陸芯片接受程度的不斷提高,臺灣LED芯片廠面臨十分嚴峻的生存局面,2015年各家企業營收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璨圓更是被迫并入晶電。面對需求放緩以及大陸市場的擠壓,臺灣芯片廠競爭格局已愈發明顯,多數芯片廠即將名存實亡。而作為臺灣芯片龍頭的晶元光電也不得已尋求戰略合作伙伴,2015年,晶元光電與國內多家封裝廠簽訂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與木林森聯手成立印度合資公司,不斷尋求與下游企業更緊密的合作已成為晶元光電應對目前局面的主要措施。
市場趨勢預測
全球LED芯片市場分為三大陣營:以日本、歐美廠商為代表的第一陣營;以韓國和中國臺灣廠商為代表的第二陣營;以中國大陸廠商為代表的第三陣營。目前這種局面正在發生變化,以中國大陸廠商為代表的第三陣營正在不斷侵蝕第二陣營的市場。未來兩年,陣營格局將會發生明顯變化,第三陣營將會與第二陣營同化并共同侵蝕第一陣營市場。
在國內市場,據預計,中國LED芯片行業企業集中度未來幾年仍將不斷提升,LED芯片企業擴產將主要集中在領先的3-5家企業,未來三年具有一定規模且穩定存在于市場的芯片企業預計會減少至10家以內。隨著國內LED芯片技術的不斷成熟發展,產品供應也越來越穩定,芯片國產化率將會不斷提高,且國產芯片將會快速走向海外市場,進入國際競爭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