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LED人眼里,2015年已是艱難的一年,如今,2015年已然成為過去,不少人期待,在2016年里LED行業局面能有所改善,嚴峻的形勢會緩解,然而近日一個新爆出的觀點卻為LED行業形勢澆了一盆冷水。觀點稱:2016年將是中國宏觀經濟持續探底的第一年,也是近幾年中最艱難的一年。但是,這對于大企業來說還不是世界末日,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可謂到了“生死攸關”的地步。
有數據顯示,2014年LED企業數量多達2萬家,僅僅經過一年時間,就減少20%,有4000家企業退出市場。
數據觸目驚心,背后映射出的是價格戰、產品同質化、落后產能充斥行業市場的亂象。就在前不久,行業內又爆出企業欠薪倒閉的新聞,老牌封裝廠江南光電欠薪被維權瀕臨倒閉。這一案例正是當前行業內LED企業現狀的縮影,再一次給企業敲起了警鐘。業內人士指出,企業一旦出現問題,就應該立馬進行“瘦身”。
何為“瘦身”?業內人士解釋,除了縮小規模、減小開支,最常見的就是裁員,還有一個是保留優質的客戶、去除劣質客戶。
裁員。當因市場因素或者企業經營不善,導致經營狀況出現嚴重困難,盈利能力下降,企業面臨生存和發展的危機時,為降低運營成本,企業應該采取裁員行為來緩解經濟壓力。裁員是良性的裁員,對象是那些業績不佳、不能滿足企業發展需要的員工。
就在今年下半年,臺灣LED芯片產業悄然掀起了一波“小規模”裁員潮。9月,臺系LED芯片大廠晶元光電資遣65名員工,而后又預計分三批資遣竹科廠76名員工;另外,晶電集團旗下璨圓光電將對龍潭廠及平鎮廠資遣共計39人。根據調研機構分析顯示,2015年LED芯片產業供過于求的比率高達22%,供需失衡現象嚴重沖擊了LED芯片產業。面對如此嚴峻的產業形式,裁員似乎成為了芯片企業縮減成本、提升效率的最直接辦法。
其次,去劣質取優質客戶。客戶是企業的生命,多少個劣質客戶都比不上一個好客戶;優質客戶對企業利潤貢獻大,是很有成長空間的客戶;劣質客戶則相反,利潤貢獻小,甚至無貢獻。當然,不管是新客戶還是老客戶都是企業的客戶,但在企業成長過程中需要的是更多的優質客戶,而對于劣質客戶需淘汰掉。
一般做得好的企業,大都是在“瘦身”上下功夫,把精力集中在主要該做的事情上,精益求精。除了“瘦身”外,企業也需進行“強骨”,即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在產品上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