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運用標桿分析原理解決LED標準問題
編輯:新雨 [ 2010-7-28 9:46:46 ] 文章來源:LED大屏網
產品質量的提升離不開標準。但當標準一時尚不能滿足現實需要的時候,我們該怎么辦•廣東省標準化研究院用創新性的實例,給出了行之有效的答案。這就是,運用標桿分析原理,建立相關產品標桿指數即產品質量綜合評價體系,推動產品升級,規范行業發展。這一在標準化領域的革新之舉,無疑為質量工作開辟了新的思路。目前,新興產業和新興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技術標準滯后的矛盾愈發凸顯,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通過工作模式的創新促進新技術產品健康發展,是有待質檢工作者破解的一大難題。廣東針對LED照明產品的“標桿法”,為我們樹立了破題的標桿。
廣東省標準化研究院緊跟新興產業步伐,在省科技廳和LED照明產學研創新業聯盟的支持下,通過推行LED照明產品標桿指數,不僅實現了對LED路燈技術質量的動態評估,而且解決了產業標準滯后于技術發展的矛盾。據廣東省標準化研究院院長熊勇透露,此舉將促進整個LED照明行業技術和標準升級,同時也為新興產業技術標準的研究和技術標準戰略的穩步推進,提供了創新性探索。
LED照明產業已成為廣東最主要的新興戰略產業之一。去年,全省LED照明產業增速超過25%,企業逾2600家,從業人員達130萬人,產業規模已位居全國首位。然而,由于LED照明產品技術的高速更新,一方面產品標準制定的周期趕不上技術發展的速度,形成標準缺失和滯后的現象,在制約技術創新成果迅速擴散的同時,也造成產品質量監管的困境;另一方面標準的制定修訂過程環節多,從起草到發布實施周期長,部分指標甚至面臨標準出臺即落伍的局面,使用戶對LED路燈質量缺乏科學評估的依據,市場競爭無序,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嚴重制約了LED產業的健康發展。
為此,廣東省標準化研究院通過與LED照明產業聯盟的合作,組織實施了“廣東省綠色照明示范城市產品標桿指數研究與實施”重大課題研究項目。該項目的核心是在LED照明產業領域中,針對LED照明新興產業技術發展不夠充分、技術進步快等特點,選取與LED照明產品質量有“重大關系”的產品指標,通過標桿指標指數相對測定產品質量,從而建立一種創新的動態LED照明產品質量評價體系,并結合第三方檢測和統一平臺評價的方式,對目前市場上的LED照明產品(首先從LED路燈開始)進行質量、能效評價和定位分級,其檢測方法和標準將根據國內外最新發布的相關標準及技術方法動態更新。
據悉,該標桿指數在LED照明產品質量檢測中的運用,有利于擯棄爭議,解決目前LED照明產品質量監管、檢測技術發展和平臺整合中遇到的普遍問題,突破了目前LED照明產業發展中的標準不完善、檢測手段跟不上技術發展等瓶頸。同時,建立動態更新的產品標桿指數和產品標準檢測、認證體系,使LED照明產品的標準、認證、檢測等公共技術方面也取得突破,為綠色照明示范城市選取LED照明產品提供科學的質量評估體系。
標桿分析法是20世紀70年代末由施樂公司首創,后經美國生產力與質量中心系統化和規范化,其基本思路就是將“可比性”指標從多個研究對象中提取,并加以比對以判定某個研究對象在其群體中的質效位置,給出科學評價。據統計,全球500強企業中有近90%的企業應用了標桿管理。廣東推行的LED照明產品標桿指數是根據標桿分析原理,依照產業發展實際創新性地注入了新內容,對代表行業創新技術水平的LED標桿產品進行測試,計算成指數后建立產品質量綜合評價體系。該院所研究的LED照明產品標桿指數隨著技術發展水漲船高,是動態和持續領先的,有利于保持標準與研發技術的同步性,既可以定位當前的產業技術發展階段,又可以協調爭議,為形成聯盟技術標準,乃至行業、國家標準提供科學的依據。
熊勇認為,為適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開展標桿指數研究,是當前條件下對標準化工作的創新性探索。通過標桿指數和標桿法評估體系在LED照明產業的應用,將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標準建設、質量評估、檢測和認證等領域可能遇到的共性問題探索新路徑、創造新經驗,為營造競爭有序、監管到位的市場氛圍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撐。
LED顯示屏LED顯示屏|LED大屏幕565x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