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星光電:正式邁入LED 上游
編輯:葉子 [ 2010-12-23 10:22:48 ] 文章來源:LED大屏網
提示:本文屬于研究報告欄目,僅為分析人士對一只股票的個人觀點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聞報道,不保證其真實性和客觀性,一切有關該股的有效信息,以滬深交易所的公告為準,敬請投資者注意風險。
投資要點
事件:
公司12月20日發布公告,擬使用超募資金40,000萬元,聯合廣州誠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廣發信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自然人鄧錦明共計出資60,000萬元共同設立佛山市國星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國星半導體),從事LED外延和芯片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國星半導體成立后,成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將以股權激勵方式引進國內外優秀技術與管理團隊,股權激勵方案由國星半導體董事會制定,上報國星半導體股東會確認。
點評:
公司已經是國內LED封裝行業龍頭企業。公司作為LED產業鏈中游的封裝企業,現有主要產品為LampLED器件與組件、SMD LED器件與組件,同時也為日本三洋電波提供調諧器和鋰電池電源管理器的來料加工。公司目前為中國大陸最大LED封裝企業之一以及國內SMD LED產量最大的封裝企業,在LED封裝領域已經居于國內領先地位。
公司具有強烈的垂直整合意愿,上下游延伸初見成效。公司在多場合表示,其戰略目標為立足封裝,做強做大;適時延伸產業鏈,實現垂直一體化。下游方面,公司憑借其高質量的LED器件和組件產品,向下游應用的進行延伸,已經在照明應用產品上有所突破,公司將有長時間照明需求的商業照明領域作為發展的主要方向,并為市政工程、亮化工程等項目提供照明應用產品。在向產業鏈上游延伸方面,公司與SemiLEDs等公司合資成立旭瑞光電,公司持股比例為15%,從事LED外延、芯片生產,目前項目還處于建設期,尚未給公司帶來利潤。本次利用超募資金成立控股子公司進入LED上游外延、芯片領域,再次體現出公司向上下游延伸、進行產業鏈垂直一體化的強烈意愿,其全產業鏈布局已經初見端倪。
超募資金為公司進行業務拓展奠定良好基礎。公司2010年7月5日首次公開發行普通股5500萬股,發行價28元,共募集資金15.4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凈額約為14.8億元,其中5.04億用于四個募投項目,余留9.78億元超募資金。公司除利用其中1.06億償還銀行貸款、1.32億用于新廠房及動力建設項目等外,還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情況,投資2.25億實施新型TOP LED制造技術及產業化項目,適時擴大公司在戶內外顯示屏領域的市場份額,公司TOP LED產品2010年上半年現實了營業收入1.4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93.33%,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至12月20日止,公司尚余約4.98億元資金未作安排,為本次成立控股子公司進入行業上游做好資金上的準備,為公司進行產品和業務拓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保障公司高質量、大功率LED芯片供應,是投資行業上游的主要目的。我們認為,公司立足封裝,做大做強,成為國內LED封裝行業龍頭的定位沒有改變。公司作為中游封裝企業,LED芯片為其原材料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2007-2009年,芯片占公司原材料成本的比例分別為40.45%、48.5%和44.86%,目前公司使用的LED芯片均為從國內外外延芯片廠商外購獲得,高端產品使用的高亮度、大功率芯片還需從日本日亞、臺灣晶元光電等進口,核心原材料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人。今年LED芯片一度由于襯底等原料短缺而供應緊張,影響到公司的正常生產,公司以增加原材料存貨的方式加以應對。公司本次進入LED上游外延芯片領域,一方面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保障高品質LED芯片供應,另一方面對上游芯片供應廠商形成一定的制約,提高公司采購議價能力,有利于公司整體毛利率的提升。
國星半導體產能規模多大、從事何種芯片的生產、何時能夠形成產能,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和明確,我們暫不考慮外延芯片業務對公司盈利的影響,預計公司2010-2012年可實現銷售收入8.45億、12.18億、16.20億,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1.65億、2.42億、3.14億,對應EPS為0.77元、1.13元、1.46元,首次給予“推薦”評級。
有意與本網合作者請與《LED大屏網》聯系。未經《LED大屏網》書面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即為侵權。
LED顯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