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LED產業發展畸形崛起啟示錄
編輯:藍天 [ 2009-8-3 16:53:02 ] 文章來源:LED大屏網
內容導航:
政府是不是太急了
但是這樣一個“爆發”對于LED產業,尤其是路燈行業真的是上策嗎?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答案是否定的。
面對LED產業的畸形爆發,眾多業內人士均表示,政府推進有點過急過快,有撥苗助長的嫌疑。
劉珍表示,LED產業的發展需要一個從小到大,從單一品種到多樣化逐步發展過程。但是LED路燈行業就像突然之間興起來一樣。
“其實這些LED路燈企業已經不堪重負了。這些企業是從去年開始興起的,存在的問題很多,比如門檻過低,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它們根本無力承擔‘十城萬盞’的重擔。如果這種狀態再持續兩年左右,這些企業的優劣就會完全體現出來,到時很可能會出現重新洗牌甚至大浪淘沙的情景。”劉珍說。
“而政府的拉動會使銀行放開口子。越來越多的投機者將進入LED產業。這樣一來,勢必會使產業發生‘虛假’過剩,并進一步導致銀行呆賬死賬比例的增加。”深圳長森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曾冠軍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
就連一直是LED堅定支持者的中國照明學會副理事長吳初瑜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亦表示,LED確實是一個好光源,值得扶持,但政府確實需要穩一點,不能過急過快。
和很多新型的產業一樣,LED也存在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缺乏核心技術和相應的行業標準。據記者了解,全球LED照明產業一半以上的專利來自日本,中國內地只占5%。而從專利質量看,美國和德國的質量較高。數量居前五位的專利權均來自日本,即東芝、松下、夏普、NEC、日亞化工。
“所以我們的LED產品出口常常會遭遇這樣或那樣的技術和專利壁壘。比如說使用熒光粉、熒光粉加藍光,這樣的專利人家都有申請,國外企業的專利覆蓋面都比較廣。”深圳市半導體行業協會秘書長金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去年,ITC(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起的一項專門針對LED專利侵權的“337調查”案就給我國LED企業提了個醒。據深圳市知識產權局透露,此案一旦敗訴,中國就將有近1億美元的LED產品被禁止對美出口。
相應的,我國LED企業研發基礎十分薄弱,創新能力相對不足。即使在占據全國市場44.3%份額的深圳市,所申請的專利也僅為1121件。其中51.8%為實用新型,發明僅占30.8%,并以二次發明為主,原創性發明比重不高。
頁碼: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LED顯示屏LED顯示屏|LED大屏幕565x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