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顯示屏應用接口了解
編輯:Kily [ 2009-12-22 10:20:10 ] 文章來源:LED大屏網
串口叫做串行接口,現在的PC 機一般有兩個串行口COM 1 和COM 2 。串行口不同于并行口之處在于它的數據和控制信息是一位接一位地傳送出去的。 雖然這樣速度會慢一些,但傳送距離較并行口更長,因此若要進行較長距離的通信時,應使用串行口。通常 COM 1 使用的是9 針D 形連接器,也稱之為RS-232接口,而COM 2 有的使用的是老式的DB25 針連接器,也稱之為RS-422接口,這種接口目前已經很少使用。
串行接口
串行接口,簡稱串口,也就是COM接口,是采用串行通信協議的擴展接口。串口的出現是在1980年前后,數據傳輸率是115kbps~230kbps,串口一般用來連接鼠標和外置Modem以及老式攝像頭和寫字板等設備,目前部分新主板已開始取消該接口。
并行接口
并行接口,簡稱并口,也就是LPT接口,是采用并行通信協議的擴展接口。并口的數據傳輸率比串口快8倍,標準并口的數據傳輸率為1Mbps,一般用來連接打印機、掃描儀等。所以并口又被稱為打印口。
USB接口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的縮寫,中文含義是“通用串行總線”。它不是一種新的總線標準,而是應用在PC領域的接口技術。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爾、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聯合提出的。不過直到近期,它才得到廣泛地應用。從1994年11月11日發表了USB V0.7版本以后,USB版本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到現在已經發展為2.0版本,成為目前電腦中的標準擴展接口。目前主板中主要是采用USB1.1和USB2.0,各USB版本間能很好的兼容。USB用一個4針插頭作為標準插頭,采用菊花鏈形式可以把所有的外設連接起來,最多可以連接127個外部設備,并且不會損失帶寬。USB需要主機硬件、操作系統和外設三個方面的支持才能工作。目前的主板一般都采用支持USB功能的控制芯片組,主板上也安裝有USB接口插座,而且除了背板的插座之外,主板上還預留有USB插針,可以通過連線接到機箱前面作為前置USB接口以方便使用(注意,在接線時要仔細閱讀主板說明書并按圖連接,千萬不可接錯而使設備損壞)。而且USB接口還可以通過專門的USB連機線實現雙機互連,并可以通過Hub擴展出更多的接口。USB具有傳輸速度快(USB1.1是12Mbps,USB2.0是480Mbps),使用方便,支持熱插拔,連接靈活,獨立供電等優點,可以連接鼠標、鍵盤、打印機、掃描儀、攝像頭、閃存盤、MP3機、手機、數碼相機、移動硬盤、外置光軟驅、USB網卡、ADSL Modem、Cable Modem等,幾乎所有的外部設備。
IEEE 1394
IEEE 1394的前身即Firewire(火線),是1986年由蘋果電腦公司針對高速數據傳輸所開發的一種傳輸介面,并于1995年獲得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協會認可,成為正式標準。現在大家看到的IEEE1394、Firewire和i.LINK其實指的都是這個標準,通常,在PC個人計算機領域將它稱為IEEE1394,在電子消費品領域,則更多的將它稱為i.LINK,而對于蘋果機則仍以最早的Firewire稱之。IEEE 1394也是一種高效的串行接口標準,功能強大而且性能穩定,而且支持熱拔插和即插即用。IEEE 1394可以在一個端口上連接多達63個設備,設備間采用樹形或菊花鏈拓撲結構。
IEEE 1394標準定義了兩種總線模式,即:Backplane模式和Cable模式。其中Backplane模式支持12.5、25、50Mbps的傳輸速率;Cable模式支持100、200、400Mbps的傳輸速率。目前最新的IEEE 1394b標準能達到800Mbps的傳輸速率。IEEE1394是橫跨PC及家電產品平臺的一種通用界面,適用于大多數需要高速數據傳輸的產品,如高速外置式硬盤、CD-ROM、DVD-ROM、掃描儀、打印機、數碼相機、攝影機等。IEEE 1394分為有供電功能的6針A型接口和無供電功能的4針B型接口,A型接口可以通過轉接線兼容B型,但是B型轉換成A型后則沒有供電的能力。6針的A型接口在Apple的電腦和周邊設備上使用很廣,而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以及PC上多半都是采用的簡化過的4針B型接口,需要配備單獨的電源適配器。IEEE1394接口可以直接當做網卡聯機,也可以通過Hub擴展出更多的接口。沒有IEEE1394接口的主板也可以通過插接IEEE 1394擴展卡的方式獲得此功能。
PCMCIA
PCMCIA接口也叫PC卡插槽,它也是象VGA輸出端口一樣的筆記本電腦標準裝備,PC卡屬于工業標準(PCMCIA規范),在許多中型數碼設備和工業控制設備上也廣泛應用,但是日常最多見到的還是在筆記本電腦上。
可以這樣說,在USB和IEEE1394這樣即插即用的端口出現之前,PC卡插槽是筆記本電腦上唯一真正支持即插即用的端口,而且因為PCMCIA規范獲得廣范的支持,市場上PC卡產品可謂多不勝數,為筆記本電腦提供了種類繁多的擴充選擇。
PC卡插槽相當于臺式機的PCI插槽,不同之處在于PC卡插槽是即插即用的,允許在操作系統運行中停止PC卡設備,與PC卡插槽配合的擴展卡稱為PC卡,按照外形來分有Type I/II/III三種,3者的長寬度均為85.6×54mm,區別在于厚度,TypeI是3.3mm,Type II 是5.0mm;Type III是 10.5mm,它們的接口是完全相同的,都是68針,因此只要PC卡插槽的厚度允許,三種規格的卡都可以通用。
之所以有厚度的區別是因為內置的設備要求不同,例如內存就可以置于最薄的Type I卡中,但是微型硬盤就至少需要TypeII或者Type III卡的厚度才能容納得下。在筆記本電腦上使用的都是Type II的插槽,兩個Type II的插槽疊加在一起就可以容納Type III的卡,大多數主流光軟互換機型和全內置機型裝備2個Type II插槽,大多數超輕薄機器都只裝備一個Type II插槽。
PCI接口
PCI的英文全稱為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即外部設備互聯總線,是于1993年推出的PC局部總線標準。PCI總線的主要特點是傳輸速度高,目前可實現66M的工作頻率,在64位總線寬度下可達到突發(Burst)傳輸速率533MB/s。可以滿足大吞吐量的外設的需求。現在的臺式計算機幾乎都帶有PCI接口,在主機內部的主板上,安裝時需要打開機箱。
LED顯示屏LED顯示屏|LED大屏幕565x80